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简介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协同创新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的战略定位,按照“创新驱动、体制突破、以人为本、区域协同”的发展思路和“核心先行、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三步走”路径,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之都。2022年,自创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近3万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增至6150家、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901亿元,近3年分别年均增长15.5%、23.2%、41.6%。自创区已成为湖南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催生了“自主创新长株潭新现象”,支撑全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进位到全国第8位。
一是建立了“省统筹、市建设、区域协同、部门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省政府成立了省直部门和三市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自创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长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处(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处)负责具体工作。长株潭三市分别成立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连续印发实施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实行常态化调度机制,合力推进自创区建设。
二是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深海深地深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特色优势领域,争取国家“两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实施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科技成果,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问题。
三是完善了具有长株潭特色的军民科技创新体系。与国防科大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园,打通高端军工成果转化渠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轨迹等核心技术源于湖南;电磁弹射、高超、冷发射等技术国际领先。
四是构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生态。科研经费管理“二十条”突出“放管服”导向,为科研人员松绑赋能。探索专利权出资注册公司等成果转化模式。在科技计划管理、研发奖补、人才评价、专家服务团组建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五是推动了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按照“三谷多园”的布局,差异化、特色化打造长株潭“科创谷”“动力谷”“智造谷”,培育壮大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动力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工程机械营业收入超出全国四分之一,支撑全省装备制造产业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第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