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  岳阳

岳阳:中石化巴陵石化合成橡胶事业部“工匠精神”催生创新力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6-08-02 00:00 【字体:

  在中石化巴陵石化合成橡胶事业部,有着这样一群“高精尖”“严细实”的“工匠”,他们克服企业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先天不足”,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合成橡胶企业目标,勇担当甘奉献,工作上严谨细致、敢于创新,坚持传承弘扬“工匠精神”,驱动了企业创新发展。

  工匠“双簧”引领科技创新

  该事业部拥有目前国内最专业的锂系聚合物热塑橡胶研发机构,有以中国石化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梁红文、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望明为代表的,实力强大的科研开发团队。多年来,在梁红文、李望明“工匠双簧”的带领下,该事业部已成为集科研、中试生产、产品分析测试一体化的新型高新技术研究单位,研发的SBS、SIS、SEBS、SEPS热塑橡胶产品成功打破境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SEBS被称为绿色化工原料,自开发以来,其生产、应用技术一直被境外公司垄断。经过刻苦攻关,

  他们的团队终于得出了理想的SEBS微观结构式,实现了SEBS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出的SEBS的力学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成功应用于电缆护套、密封条、儿童玩具等领域,带动了国家弹性体产业的整体升级,提升了中国弹性体产业的技术水准。

  随后,他们又“趁热打铁”,带领项目组大胆突破现有工艺,成功开发出高端医用类SEBS,促进了医用高分子制品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了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年6月14日,他们自主研发的“医用SEBS新材料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化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工匠“技师”引领技术创新

  邹浪是第三届湖南省技能大师、巴陵石化公司首席技师。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一步一个脚印,从化工操工到班长、后处理工段长,再到湖南省技能大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工匠精神”同样可以创造出经济效益。

  2011年5月,合成橡胶事业部成立以邹浪命名的“邹浪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被评为湖南省示范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技能大师工作室”里,邹浪和他的团队大力发扬工匠精神,紧跟产品市场“风向标”,通过技术难题会诊、技术攻关等活动,为装置提产、优质、节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1年5月,合成橡胶事业部成立以邹浪命名的“邹浪技能大师工作室”,并被评为湖南省示范职工创新工作室。在“技能大师工作室”里,邹浪和他的团队大力发扬工匠精神,紧跟产品市场“风向标”,通过技术难题会诊、技术攻关等活动,为装置提产、优质、节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SEBS和SIS产品是该事业部创效的“金疙瘩”,为了稳定生产提高产量,2014年初,针对SEBS装置研磨系统清理频次高影响产量的现状,身为工段长的邹浪和他的团队整天围着装置“转”,研究实施了“研磨机风冷系统改造”。改造完成后,该系统只需每半年清理一次,不仅大大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减小了检修费用,还提高了装置长周期运行效率,增大了SEBS产能。今年1月份,该事业部生产某新牌号SIS产品,产品切粒不理想,为使新产品顺畅产出,装置稳定运行,邹浪和工作室同事携手攻坚。经过2个月的“较劲”,生产终于恢复平稳,产品的切粒均匀美观,膨化效果适中。

  工匠“劳模”引领管理创新

  在巴陵石化公司,“工匠精神”不仅仅表现在技术工艺上,企业管理方面也不乏“工匠精神”。

  前不久,该公司的“直接作业环节标准化管理”经验,得到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巡视组重点推荐。这个经验出自巴陵石化公司劳模、合成橡胶事业部安环室主管江惠兵之手。

  江惠兵是搞技术出身,同事开玩笑说他是个转行的“工匠”。在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后,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把“工匠精神”注入到企业管理中,为事业部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直接作业环节是安全隐患的高密度区域,也是安全管理的最大短板。2014年4月开始,江惠兵着手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制定统一的现场作业标准,他组织HSE专业团队成立课题组,将几十种常规作业编制成《标准化作业手册》。在推行过程中,他发现因为缺乏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管理人员无法客观评价每项直接作业。于是,他将作业标准化要求浓缩成提纲式的《标准化作业检查表》。《标准化手册》与《标准化检查表》,一个是检查标准,一个是考核手段,双管齐下使事业部直接作业环节的违章现象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生产作业、技改检修等直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近两年,江惠兵累计组织安全法规、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学习班近30期,培训达2200余人次,从源头上规范职工行为,传递安全责任,提高安全技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岳阳:中石化巴陵石化合成橡胶事业部“工匠精神”催生创新力

988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