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检查组赴株洲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1-10-11 00:00 【字体:

 

 

    10月10日,梁秋松副厅长带领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检查组赴株洲市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活动。

    根据中央纪委的统一部署和省纪委关于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要求,检查组主要是针对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按照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经过项目承担单位自查、委托会计事务所对项目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财务核查和检查组现场考察。检查组一致认为株洲市科技计划项目总体执行情况良好,效果明显,项目管理制度比较健全,组织工作比较规范,经费使用总体符合规定要求。在科技项目的引导带动下,株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有效支撑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促进了产业向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型,稳步推进了“两型”社会建设。

    多年来,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构建以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融资为支撑的科技投入机制,2008-2010年,全市R&D经费占GDP的比重由0.7%增加到1.7%,在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引导资金的带动下,株洲市企业项目投资、研发投入大幅增长,三年来企业投入科研资金增长近20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民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了株洲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

    株洲市科技职能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强化对企业和基层的服务。企业纷纷把自主创新作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快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株洲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步入了创新驱动的轨道。    

    2008-2010年,株洲市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0余项,其中,重大专项17个,重点项目58个,省级科技专项资金7385万元。在这些项目的引导带动下,推动了一批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全市企业配套投入23亿元,带动产业化投资超过100亿元,高新产业增加值从2008年的8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68.9亿元,增长2.1倍,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0%增长到49.8%,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从49%增长到55%,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达787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科技创新已成为株洲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力量和核心动力。

    株洲市政府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如兑现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不断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和服务,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科技创新的主体,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形成。据统计,株洲全市6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完善了技术开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9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9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2008年-2010年,企业专利申请量由1061件增加到2276件,增长1.1倍,全市累计申请专利突破万件,居全省第二;株洲钻石切削股份公司入选国家级创新企业,南车株机等10家公司获评湖南省创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近年来,株洲市共实施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科技项目50多个,节能减排科技重大专项“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示范”和“清水塘固体废物利用关键技术开发”等执行情况良好,对“两型”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株冶集团完成了“重金属冶炼废水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废水处理后回用率由原来的42%提高到95%以上,年减排并回用重金属废水400多万吨,向湘江水体减排锌等重金属近30吨;通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推广工程,全市公交车节油率平均达20%左右,减少CO2等污染物排放量30%,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株洲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区域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湖南省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和创新方法工作试点城市,2008-2009年,株洲市第7次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成为全国少有,湖南唯一7次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城市。

 (来源:纪检监察室、新闻中心)

 

 

 

 

现场考察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监督检查汇报会 

现场考察株洲兴隆化工有限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检查组赴株洲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

989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