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科技大会精神督查系列报道:株洲篇(上)
3月26日,省委省政府督查组在组长省科技厅乐寿长副厅长的率领下,开始对株洲市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情况进行督查。听取了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志刚、张雄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的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情况的汇报。实地考察了醴陵市和株洲高开区、时代新材、南方阀门、醴陵陶瓷工业园等园区、企业,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查阅了有关文件档案、财务账目。
全国全省科技大会召开以后,株洲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率先在全省提出了“实施科教先导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株洲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切实采取“三大机制”,确保全国全省科技大会层层落实。
一、从领导机制抓落实。一是思想认识有高度。市委书记肖雅瑜多次带队考察科技企业,看望科技人员,强调要“让科技春天在株洲结出丰硕的果实”;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要以“召开一次大会,出台一个决定,加大一项投入,升格一个机构”落实科技大会精神,“更好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大作用,努力推进株洲跨越式发展”;市人大重点对科技部门负责人抓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述职评议;市政协专门就自主创新提出了主席建议案。二是宣传发动有深度。市县两级均组织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的科学技术大会进行动员,并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培训研讨,集中向县处级干部和企业高层灌输创新理念;编制政策读本,免费发放给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并主动上门提供咨询服务;利用新闻媒体,开设专版专栏,广泛、深入、持久地报道自主创新焦点、热点、亮点,在全社会掀起了自主创新的热潮。三是组织保障有力度。坚持科教兴市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仅去年市委、市政府就专题研究科技工作3次;出台《关于实施科教先导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及配套政策,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确保了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把市高新技术管理办公室与市科技信息所合并,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进一步强化了科技管理,促进了科技产业发展。
二、从监测机制抓落实。近年来,我市结合国家科技进步考核,大力推行科技进步政绩考核:一是严密组织,启动早。2003年就出台了《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办法》,2005年起,将科技进步目标和GDP、财政增长三项指标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市委对市直机关和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的政绩考核,由科技部门负责考核,确保了科技进步工作在决策和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二是严谨量化,行动实。坚持投入与产出并重,共性与个性并重,总量与增量并重,精心设计了“科技三项经费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1.1%及规范化使用”、“科技园区建设与高新技术产值增长率”两大指标,同时要求科技部门开展县市区科技局工作目标考核,将其得分按10%折算计入政绩考核,确保了科技进步政绩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三是严格考核,促动大。年中,进行现场督查,通报讲评;年底,组织专家评审,公开答辩。对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上成效不明显、考核排名居后的单位,追究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有力地促进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2006年,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专题研究科技工作36次,出台配套政策措施16项,实施党政一把手科技示范工程项目13项;科技三项经费到位3295.8万元,规范使用率达89.7%,均为历年之最。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县市区科技进步政绩考核试点市,肖雅瑜书记在全省科技大会上就此作了典型发言。
三、从联动机制抓落实。建立了科技工作有关部门会商制度,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大科技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比如时代集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伊始,市政府主要领导就率10多个市直部门现场办公,成立了电动汽车项目领导小组并任组长,发改、税务、电力、交通等部门均为电动汽车研制生产大开绿灯。在全社会的倾力扶持下,我市研发出了全省首台纯电动公交车,启动了全国第二条、全省首条电动汽车示范运营专线;该项目成为了“十一五”期间首批省市共建重大专项,我市也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市委书记肖雅瑜还在“两会”期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就此作了重点推介。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