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交流平台 打通校地企融合“最后一公里”
11月26日,湘潭市雨湖区成功举办区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会上,区内企业代表分享了近年来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现场展示了多项最新科研成果,多个产学研基地成功授牌。
作为全省仅次于岳麓区的科教中心,雨湖区委政府向来重视高校科教资源。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刺破作战方略,着力推动校地企深度合作,打破合作壁垒,日益频繁交流,促进了科技人才、科创平台和科技成果的共享共荣。一是由“地理相邻”升华到“情感相亲”。为发挥高校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我区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等高校达成校地战略合作,聘请了湘大刘金刚、科大周虎等多名高校专家担任区委政府经济发展的智库专家。区内多家大中型企业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号召20余名高校专家教授作为科技特派员下沉到企业,比如派驻至凌天科技的湖南科技大学的李孔清博士后,在公司担任了总工一职,作为技术带头人带领公司团队完成了《建筑群热泵能源管理智慧云控平台》等项目的研发,为公司研究开发项目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高校的科教资源补齐了我区企业人才不足的短板。二是由“物理结合”催生为“化学反应”。通过构建“企业投入+财政支持+后盾银行增投+路演融资补充+高校科研成果推介”的协同配套体系,实现了科创成果提质、企业实力提升、产业体系升级。2020年,我区多次联合高校专家教授企业行,带着技术成果深入企业找方向、攻难点、求突破。组织了银校企对接会、高新技术企业路演、高校科研成果推介会等多项活动,让企业与高校联合搭建科研平台、联合技术攻关。比如平安电气与湖南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等院校共进行产学研合作项目22个,完成技术攻关28个,开发新产品35个。三是从“简单牵手”转变为“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与高校“牵手联姻”,联合策划申报项目。比如平安电气和科大共同承担的国家发改委“瓦斯抽采矿井的风流监测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制开发”项目,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实现了成果转化,2010-2020年实现销售近5亿元;湘牵工业与高校联合申报的牵引机车项目成功进入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立项名单。
校地企合作是雨湖区挖掘区域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此次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就是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推动高校学者真正“走出来”,企业技术真正实现“大转变”,让校地企融合发展开花结果。今后,雨湖区科工信局将更加注重企业和高校需求,推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既做好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员”,又做好校企合作的“联络员”,解决好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广难”“共享难”“转化难”问题,使科技成果尽快产品化、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实打实地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