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1960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8-11-09 00:00 【字体:
邓军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力度促进我省粮食精深加工业发展,提升粮食安全利用实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粮食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大米生产基地。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利用工作,近年来,省科技厅、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粮食局、省药监局等多部门联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力加强粮食安全利用和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食药监总局监督抽检统计,2014年至2017年湖南省大米镉不合格率由23.04%降至8.69%。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稻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及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重金属污染农田源头防控与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等重大科研项目;组建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及省级创新平台;支持了水稻育种关键技术的攻关,2017年9月袁隆平院士宣布在水稻育种上突破了亲本去镉技术。省农委、省财政厅设立了“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机理与技术(模式)优化集成”攻关项目,在镉超标稻谷处置与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科技进展,创建了镉超标稻谷现场快速检测和分级储藏、打磨降镉及其破碎米高效利用、化学降镉和发酵降镉、饲料化利用等镉超标稻谷处置与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省粮食局牵头制定了《湖南省省级临储超标稻谷管理暂行办法》,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农发行等部门制定详细的处置方案,明确了采取认购、统一销售、定向拍卖等方式处置,进一步强化处置主体企业的监管责任,要求超标粮食处置的主体企业派出人员24小时驻厂驻库监管;县(市、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派人驻厂驻库监管,市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不定期跟踪巡查,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项督查暗访等。 

  粮食安全利用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目前,我们正会同省农委、省粮食局、省药监局等部门,多管齐下,多效并举,在加强水稻品种选育、企业研发创新、完善配套政策、不断优化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我省加快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利用体系。 

  一是加强品种选育。继续加强低镉水稻品种选育和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深入推进“VIP”综合治理,加强低镉吸收积累的水稻品种的选育、稻田土壤镉钝化技术及农田清洁灌溉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加强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探索“低镉稻”等水稻亲本去镉技术,从大米的源头上解决粮食安全利用问题。 

  二是支持企业研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融合对接,加强镉超标稻谷利用及新产品的研发等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示范。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信誉良好、成长性与带动能力较强、能够支撑国家宏观调控需要的大中型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鼓励引导全省前20名饲料加工企业和精深加工转化企业参与超标粮食竞买与处置。 

  三是完善配套政策。进一步严格准入条件,健全客户诚信档案制度,不断调整完善超标粮食定向销售竞买企业资质条件,严格超标粮食处置企业资格审核把关,确保超标粮食处置规范进行。会同有关部门在生产许可、市场营销、标准制定、交易服务等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助力镉大米无害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开通企业交易绿色通道,为企业发展服务。 

  四是优化管理模式。严格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探索在全省建立土壤镉污染动态监测体系,分析掌握土壤镉污染的情况,对镉污染的土壤进行分类,指导农民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对镉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不种植粮食作物,选择种植经济类作物,对轻度污染的地区,指导种植镉低吸收、低积累的优质水稻品种。 

  感谢您对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8年5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对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1960号建议的答复

988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