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南县:科技注能稻虾产业焕新机
近年来,南县以科技为翼,突破传统产业边界,构建“科技+稻虾”发展新范式,赋能稻虾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一是技术强能,突破繁育难题。南县小龙虾良种繁育基地与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联合攻克小龙虾工厂化水花苗繁育技术,以亲本培育、大棚保种、室内立体孵化等核心技术打破了传统供苗期短、运输存活率低的瓶颈,实现四季育苗、四季养虾。依托恒温、恒氧、无菌化生产体系,2025年可提供1.5亿尾优质虾苗,服务5万亩养殖面积,充氧运输72小时存活率达95%以上,不仅实现苗种供应本地化,并成功销往吉林、海南等地。二是数字赋能,构建“稻虾大脑”。打造全国首个稻虾全产业链数字平台,从育苗到加工全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推动“大养虾”向“养好虾”转型,形成可追溯的绿色生产闭环。构建“三确两检一码”体系,实时监测62万亩稻虾田的土壤墒情、虫情及200余项农事记录。主导制定《稻虾生态种养技术规程》,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70%,亩产大虾150公斤,亩均收益突破8000元。三是工艺聚能,撬动全球市场。建成中国首个小龙虾加工研发中心,创新氧法冲洗、蒸汽蒸煮、零下196℃液氮速冻等尖端工艺,年加工能力超12万吨。建设物联网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对加工全流程温湿度、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截至目前,已开发200多种口味、38种加工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欧美、东南亚40余国,“南县小龙虾”跻身国际高端市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