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关注

科技创新在湖南(之二)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3-03-15 00:00 【字体: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向。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科技厅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认真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08-2012年),推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整体呈现出优势集聚、基础夯实、活力增强的态势。2010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大力实施753战略,形成了我省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从3529.9亿元到11514.5亿元,增长2倍多只用了4年时间。这就是让人叹服的湖南速度。这个速度的创造,是近年来我省不遗余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出的硕果。

利好政策频频出台

2009年正式发布《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五年行动计划》以来,2011年又专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的意见》,规范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同时,积极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按15%减免及研发经费按150%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发企业自身加大研发投入,走创新驱动的良性循环。积极落实两个70%的政策,激发科技人员面向市场需求转化科技成果。

20108月底,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湖南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湖南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省为了全面推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省设立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引导资金,并形成了包括吸引人才、鼓励转化、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协调配套政策体系。

协同创新形成合力

针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通过协同创新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积极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建湖南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湖南省矿山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有效解决省内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矿山装备制造产业、锰产业、通用航空发动机产业、盐卤化工产业集中度分散、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

打造协同创新高端平台。为加快国防科大先进军工技术成果在我省实现民用产业化,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新机制,依托国防科大组建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实施了省政府与国防科大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

创新了省院省校合作方式。发布实施了中央驻湘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进高校院所与我省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中科院湖南技术转移中心与数十家单位共同建立了湖南省数字工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4家战略合作平台。支持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长沙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20所国内一流高校在长沙结盟,成立首家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

高新园区聚集产业

我省不断加大对高新区的建设力度。2012,国家高新区已达5家,数量居中部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364.81亿元,占到全省总量的41.2%。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先后迈入千亿园区行列,其中长沙高新区产值突破两千亿元。长沙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成效突出,创新能力名列全国89个国家高新区第6位。

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发展。全省1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部落户在园区,其中有9个在高新区内。新增了株洲轨道交通装备、长沙有色金属精深加工2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岳阳精细化工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同时,依托基地着力提升产业的集聚程度,强化产业的集群集聚效应,打造培育了工程机械、高性能金属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千亿产业集群以及电动汽车、航空航天、输变电装备等百亿新兴产业集群,18个国家级及7个省级产业基地实现了全省70%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其中以多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基地为依托的长株潭沿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了全省60%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并辐射带动了岳阳、衡阳、益阳和郴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先导示范区。

11家企业高新技术产值过百亿元

5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速均超过33%,创造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长率两个全国第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十。《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年》显示,我省生物与新医药、资源与环境、航空航天、高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领域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同比增长25%以上。工程机械、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产值突破两千亿元,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环保设备、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若干高新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实现了自主设计制造。世界最大吨位的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世界最长臂架86混凝土泵车、国产首台载重量达300吨的电动轮自卸车等一批重大高端产品相继问世。

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企业共840家,过百亿元的企业11家。福布斯中文网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2000强企业榜单,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中联重科跃升至第776位,同比提升676个名次。电子信息依托本土企业,涌现出拓维信息、蓝思科技、红太阳光电、长城信息等一批龙头企业,平板显示器、消费类电子整机、服务外包、动漫等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链接

市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达两位数

2012年,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运行稳健,增加值达2288.21亿元,增速为20.6%,高于同期GDP 增速9.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0.3%

从总量看,有5个市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其中,长沙、衡阳、株洲居前三位,分别为814.33亿元、249.41亿元和242.90亿元。从速度看,14个市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9个市州增速达到20%以上,7个市州高于全省增长速度。其中,郴州、衡阳、岳阳增速较快,分别为26.2%25.2%22.8%。从占GDP比重看,6个市州占比达两位数以上。其中,湘潭、株洲、长沙占比较大,达到16.3%13.8%13.2%

2011年,全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103.3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7%,增加值同比增长31.1%

【故事】

17载科技创新撑起行业领先

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6年,现拥有2000多名员工,以湖南为本部,在全国29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17年来,公司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特别是在手机动漫、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教育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专利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申请量达到100余项。

公司一直秉承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模式。一方面,公司以开发课题基金的方式向大学提供资金援助,建立永久合作;另一方面,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一起从事大型项目或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微软研究院等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仅承担的国家级产学研合作项目就年均超过2项。

通过与大学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公司先后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院及湖南省手机动漫重点实验室,依托这些技术部门,以培育项目的形式开展新兴前沿技术的研究,在技术市场抢占先机。公司研制出了云计算平台——拓维云,并基于该平台对公司原有手机动漫、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教育及传统软件业务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取得了数字漫画内容开发服务系统、移动电子票务平台、移动教育服务平台、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阶段性成果,广泛应用于教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还一直强调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先后研制了国家级手机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移动支付技术服务平台、移动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并正在研制面向动漫文化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多产业领域的技术成果、内容的版权贸易服务。其中,以中国原创手机动漫游戏大赛为平台,累计吸引了2000多家动漫企业、2万多个动漫工作室、300多万大学生参与,汇集了近400万优秀动漫作品,发展了过亿手机动漫客户,下载逾1亿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思路】

协同创新共推产业发展

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一是坚持固本强基,加速实施五大基础工程。省科技厅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面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集聚、优势企业培育、核心技术攻关、名牌产品创建和人才资源开发5大基础工程。建好涵盖企业、高校、院所的重点科研成果研发基地,涵盖高校和职业院校的重点人才培养基地等,确保了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二是优化要素供给,着力打造技术创新、投融资服务、共性技术服务3大支撑平台。建立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预算规模5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出台了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每年安排1.3亿元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建了湖南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创新平台。

三是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加快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组织实施了高效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装备技术攻关等一批能显著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链和技术链高端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组织实施了企业科技特派专家行动,实现科技资源进一步向企业集聚。

四是抓好高新区的建设,打造产业集群。经过规划引导,我省园区基地正从发展初期的大而全、小而全专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工程机械、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产值突破两千亿元,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环保设备、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五是加强政策扶持,全力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压缩传统产业占用的空间,加快扶优汰劣、腾笼换鸟步伐。落实项目报批、财税支持、土地供应、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确保了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电工钢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形成了产业的增长极。

目前我省按照需求导向、主体协同、集群发展、示范带动的原则,启动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工程。进一步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
< img src=" "/>

科技创新在湖南(之二)

9902786

X

您即将离开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转到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