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项工作   >  农村科技   >  科技扶贫

湖南省科技特派员李安平 农副产品鲜销护航者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6-11-08 17:03 【字体:

  李安平,1967年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经济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主要学术骨干,湖南省食品科学与技术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森林食物资源深度加工与利用、保健食品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根据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委派,2015年李安平被派往炎陵县担任科技特派员。

  炎陵县是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坐拥高山气候、高山生态等一系列资源优势,但这里的一些偏远山村却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

“阻碍这些村民脱贫致富最大的‘拦路虎’之一便是农副产品的保鲜问题。”炎陵县科技局负责人对记者说,“为帮助村民精准脱贫,上级委派李安平教授来我们这里进行指导,一年半以来,李教授已成为我县农副产品鲜销的护航者,成为我县农副产品贮藏和加工产业发展雪球的核心点。”

  技术攻关:竹笋保鲜期延长近二十倍

  地处湘东南边陲、井冈山西麓的炎陵,森林覆盖率达83.55%,竹笋资源非常丰富。可由于新鲜竹笋离体后呼吸强度加强,木质化速度非常快,鲜销期只有1~3天,广大村民常常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量竹笋被浪费掉。为延长鲜笋销售期,一些不法分子常常超量、超范围添加防腐剂,也让“毒竹笋”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巨大阴影。

  李安平对口支援的竹笋合作社位于策源乡梨树洲村,平均海拔1300米,是炎陵县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该村农民能用的耕地非常稀少,除外出打工外,主要经济收入就是销售竹笋,包括鲜笋和笋干。梨树洲村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每年产鲜笋高达上万吨,可由于保鲜技术难过关,主要在本地销售,不仅销量小,而且价格低,广大村民只能望笋兴叹。

  有没有一种既不需要大量添加硫磺,不违反国家相关标准政策,又是低成本的竹笋保鲜措施呢?这是梨树洲村村民最为焦虑的问题,也是大家对作为科技特派员的李安平的最大期待。

  “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李安平说他愿为村民解决困难问题竭尽所能。他与当地科技人员沟通,与村民座谈,翻山钻林,深入考察当地竹笋特点、气候条件、保鲜设施等情况,并回到学校组织多名研究生进行相关技术攻关。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筛选出既安全无毒副作用,又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保鲜效果理想的鲜笋配方和措施,让鲜笋的保鲜期延长到20~25天。

  “今年我们村的鲜笋采用该方法后,大量产品销往安徽和浙江等地,销量大约在1.8~2.1万吨。”梨洲村村支部书记告诉记者,李安平还帮助村民将鲜笋加工成烤笋,改进村民以前用的木材和木炭烘烤方式,设计出一种用煤烘烤的简易烘烤炉,既安全,成本又低,很受村民欢迎。

  山洞整改:黄桃贮藏将进入“新境界”

  连绵的罗霄山脉间,如今有了一抹亮丽的黄色——黄桃产业,让广大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平乐乡是炎陵县黄桃的主产区之一,平乐黄桃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近几年许多农民依靠种植黄桃达到了脱贫目的。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的提高,如何将大量的黄桃及时销售成为了一个关键难题。而黄桃产期正值盛夏,不耐贮藏,货架期较短,因此黄桃的保鲜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当李安平作为科技特派员,2016年转战平乐乡进行调查时,发现果农们最担忧的也正是这个问题——如何通过适当的保鲜措施,延长产品货架期,从而赢得更多的销售时间,销售更多的产品?李安平告诉记者,他本科阶段就开始接触食品,毕业后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他正是依靠近二十年工作的经验,结合调查了解到的平乐黄桃种植情况,对黄桃的贮藏保鲜进行分析,终于找到了“最佳方法”。

  关于黄桃贮藏,一方面可筛选耐贮藏的黄桃品种,或者栽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错锋上市,但品种选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没有十多年很难见到效果;其次,从理论上讲不同海拔地区存在温差,可造成黄桃成熟期的不同,但实际影响很小,一般仅仅差异两三天而已;此外,还有花血本的方法——气调贮藏,但其耗电量较高,投入较大,给产品增加了较高成本,这也意味着产品竞争力将下降。

  而李安平用他那科技的眼光,发现了平乐另一大“宝贝”:炎陵县地处罗霄山脉,平乐乡更是山区,果农屋前房后有许多山洞,此外,以前开挖的矿山也留存有大型山洞。这些山洞中温度较低且相对稳定,目前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是贮藏水果的好地方。

  “当然,有一些山洞有滴水的现象,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才能应用。”李安平告诉记者,他们已与当地果农进行沟通,选取1~2个山洞进行整改试验,预计效果能在1~2个月后彰显。

  

科技服务:倾囊相授先进技术和经验

  “原来黄桃采收不能在阴雨、大雾天气,而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较低的上午或傍晚。”

  “采收下来的黄桃也要先‘休养’一下,在入库贮藏前,应先堆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进行预贮,以降低表面温度,排除田间热,促进采收中轻微机械伤的愈合。”

  今年6月,参加了李安平黄桃加工前后贮藏保鲜措施培训的农民们纷纷表示“被洗了脑”。原来他们不但听李教授介绍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经验,而且还明白了许多自己平时忽略的不利于黄桃贮藏与保鲜的坏做法,“真的很有针对性,太实用了”。

  “科技培训,既要求科学性,也要求农民听得懂、乐意听。”李安平说他进行培训,既传授自己多年研究经验,也在分析调查中了解农民的做法,以便大家“对号入座”“对症下药”。

  对李安平的科技服务竖大拇指的,还有炎陵黄桃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炎陵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服务有限公司、炎陵县耕夫子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原来,炎陵县近年大量种植从上海市农科院引进并经过本地驯化选育的新品黄桃,产量逐年递增,预计2017年全县黄桃总产6000吨以上,产值将破亿元,而这也迫使当地实力企业将建设更大、更完善的贮藏保鲜设施提上日程。

  李安平当仁不让地被请出山,担任解决该项技术问题的“总把关”。他广泛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其提出了如何筛选合适的冷藏方式,如何构建冷库,如何营运,如何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等建议。

  “李教授的建议,让我们公司少走不少弯路。公司建设储藏冷库后,可延长黄桃的保鲜销售期,极大地缓解黄桃集中上市时的销售压力,调节市场供需矛盾,将确保果农增产增收与公司营利赢发展。”耕夫子公司负责人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冷库充满期待。

  (来源:湖湘人才周刊,记者:易巧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湖南省科技特派员李安平 农副产品鲜销护航者

993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