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秋桃”盛开常德
一棵棵齐人高的桃树上,艳红的桃花争相怒放,稠密的花蕾缀满枝头。昨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桃花种质资源圃里,260株“桃源红”花开正盛,反季节的“秋桃”引来蜂蝶围绕,路人称奇。
成功选育人工“秋桃”的,是该院农林工程系教授王燕。他指着花丛中最高的一棵桃树,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棵‘桃源红’是2008年栽的,今天早上我数了数,已经开了426朵花,观赏效果不错吧?如果11月天气晴好、阳光充沛,这些桃树会全面盛开到月底。”
几年前,一次到北京植物园观赏到反季牡丹盛放的经历,让王燕萌生了攻关桃花花期人工调节技术的想法。“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现代闻名遐迩的桃花源景区、‘桃花源里的城市’,常德的‘桃花文化’既古老又鲜活,旅游经济、城市建设都和桃花息息相关。如果能让桃花多季开放,对家乡就是一种贡献。”
自然条件下,桃花花芽一般是5月开始分化,次年2月完熟,3月开花。通过在附近5个城市进行广泛的选种,最具常德地域特色的“桃源红”最终被确定为花期调节技术的实验品种。“若要桃树秋季开花,就要从5月起利用肥水管理,模拟春桃开放时的气候特点,保证水量充分,增加空气湿度,并通过化学药物调控和物理措施,加速花芽分化,保证花芽分化在立秋前完成。”通过数年摸索,王燕逐渐找准了窍门。
2011年,王燕成功申报“桃花新品种选育和花期调节技术体系研究”项目,获得市科技局20万元的重大专项支持资金,与此同时,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也配套拿出20万元支持王燕的“反季桃花攻坚战”。2012年,他选育的一株“桃源红”开出了第一朵人工秋花,且整株花期持续了两个多月。但为了排除个别偶然性,王燕并未将其视为选育技术成熟。
今年,王燕大大增加了样本数量,想用更有说服力的数据验证技术创新。眼前繁盛的秋花奇景,加上数年来的观察数据和田野经验,标志着桃花花期人工调节技术基本成熟。
据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国尚无桃花花期人工调节技术方面的成果鉴定,王燕的技术属首创。但对“桃花科技”志存高远的他表示,并不急于申报奖项和专利,“将在取得稳定试验数据并丰富反季桃花的品种、花量和花色后,再把自己的成果和‘桃花源里的城市’一起送上权威领奖台”。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