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毅 :汇天下科技 ,兴邵阳经济
编者按 近年来,邵阳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股自主创新之风正在我们这座城市弥散开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坚韧不拔,敢于拼搏;迎难而上,善于管理;常耐寂寞,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卓越的工作成效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推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 ,邵阳日报社和市科技局选择其中20位 ,以“科技之光·榜样”为主题 ,联合推出系列宣传报道 ,关注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前行足迹;记录他们在科学探索中的酸甜苦辣;倾听他们在创新发展后的经验心得……希冀借此感召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致力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为“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后发赶超 ,实现富民强市”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这是我们近年来每年都要做的事,目的是在项目立项前真实了解项目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组织召开项目答辩和专家评审会,最后以打分形式择优立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志毅说,“项目建设是推动我市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尽管目前我市财政投入的科研经费并不多,但我们要确保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自2002年9月任邵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以来,黄志毅带领全市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者,立足邵阳实际,锐意进取,奋发图强,使邵阳这个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由2005年27亿元增加到2010年173亿元的高速增长;全市列入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200项,安排市本级科技计划315项,17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企业不断壮大,正逐步成为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支柱。他个人也因此被省人事厅授予一等功。
借“东风”吟奏“大风歌”2002年上任时,黄志毅首先面临的就是高素质专业科技人员匮乏;科研经费短缺;企业规模小,高新技术产品少等科技发展“瓶颈”问题。为尽快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切入点,他马不停蹄地下乡村、进企业,全面收集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后,黄志毅认为,“在政府财力、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科技发展必须善于‘借梯上楼’和‘借力制胜’,在争取部、省科技项目资金支持上求突破,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上出成效。”为争取更多的部、省科技项目资金,他跑厅进京找领导汇报工作,5年来,共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部、省科技项目经费5000多万元。
实践中,黄志毅深深体会到,在技术创新中,只有发挥高等院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科研院所的骨干和引领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才能让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黄志毅充分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外引内联、纵横结合,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十一五”期间 ,我市组织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35个 ,争取经费1000多万元。市本级实施的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基本上都是产学研合作项目 ,支持经费达800万元以上。湖南广信、雪峰种业 、李文食品等企业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 ,在高新技术的注入与支撑下 ,实现了新的飞跃 ,销售收入成倍增长。
“创新内力”孵化“科技之鹰”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黄志毅心中牵挂的一件大事。黄志毅经常形象地说:“经信委是管今天的事,发改委是管明天的事,科技局是管后天以后的事。我们科技部门就要起到‘科技孵化器’的作用,让‘鸡蛋’孵化成‘小鸡’,并使它羽翼丰满起来。”针对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滞后、科技型企业总量少、规模小的现状,黄志毅提出着力建立和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他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引导企业制定发展规划。每年从有限的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重点支持纺织机械、液压工程、甾体激素、绝缘纸和食品工程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研发能力提升。
玉新药业是我市2002年成立的一家生产甾体激素企业。黄志毅上任不久就来到这家企业进行调研。当时,不足20亩的土地上只有几间破旧的厂房 ,一年的销售收入仅仅只有200万。不要看厂房怎么样,不要看硬件条件怎么样 ,而是要看产品发展趋势怎么样 ,科技创新是玉新药业的唯一出路。”黄志毅说。在市科技局的重点扶助下 ,近年来公司专注在甾体激素药物领域走自主创新之路,在长沙成立新产品研究所 ,发展进入快车道。9年时间里 ,玉新药业的年产值从200万元一跃至2.5个亿。2009年 ,玉新药业申报的采用催化氢化与催化脱氢方法合成和生产非那雄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150万元无偿资金的重点支持。
2010年是市科技局的“科技创新服务年”,该局专门建立了领导联企帮建制度。玉新药业是黄志毅的联系点,当时企业急需开拓发展空间,解决扩建用地问题。黄志毅向公司董事会提出收购中南制药厂的建议,并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力促玉新药业于2010年5月成功收购中南制药。玉新药业法人代表申玉良动情地说,“市科技局领导至少帮我们赢得了3年宝贵时间!”在黄志毅的积极联系和争取下,我市先后组织申报22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项目包装、项目争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支持。5年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争取到部、省科技计划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玉新药业、维克液压、华盛科技、达力电源、湖南信多利、科瑞化学等企业快速脱颖而出,成为市本级的利税大户。
记者手记:“科技管理”到 底“管”什么 ,“理”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科技部门是产学研的纽带 ,是连接科技与经济的桥梁。科技管理的价值,最终体现在科技能否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能否对城乡建设管理与社会进步产生促进作用 ,能否对提升可持续创新能力产生促进作用。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管理者 ,黄志毅把握和遵循科技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 ,巧借项目资金 、产学研结合 之“东风”,苦练自主创新之“内力”,下活 了“科技创新”这盘棋。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