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十一五”期间,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目标,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资源,全力实施国家重大高新技术项目,通过“选商、扶商、育商”,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个“园区创特色、企业争开发、项目求突破、中介强服务”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创业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5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创业中心在孵企业68家,已孵化成功毕业企业36家。2009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5亿元。
选商。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光伏电子、健康食品等开发区特色产业集群,有选择地引进“不污染、占地少、效益高”的上下游高新技术项目,拉长拉粗产业链条。“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共引进各类高新技术项目3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亿元。如为做大做强开发区电子光伏产业,2008年6月在“沪洽周”上成功引进桑乐太阳能项目。桑乐太阳能有限公司依托山东省科学院的技术优势,是国内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太阳能大型专业生产厂家。工程全面完成后,年产数字化太阳能热水器100万台,实现产值180000万元。“2009年6月,公司办到了岳阳市第一张临时施工许可证。180天,从开工到试生产,这个时间创造了桑乐太阳能全国在建4个基地中的最快建设速度。”“山东总部对岳阳创造的‘桑乐速度’特别称道,全得益于岳阳市、开发区对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优良的投资环境。”桑乐岳阳筹备处负责人李景超深有感慨地说。该项目的建成填补湖南省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空白,对促进开发区产业升级,加快岳阳光伏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产生税收5000万元,安排就业3000至6000人,带动太阳能管、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
扶商。在引导企业自身增加对科技活动投入和积极提供政策、信息等方面支持的基础上,开发区对区内企业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给予多种途径的资金扶持。据统计,该区24家高新企业与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7所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建立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4个,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2009年,该区共申报专利和转化科技成果63项,有“道道全”、“中科电气”等20家企业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和“省级名牌产品荣誉”,有筑盛阀门、大陆激光等10家企业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者,“岳阳创造”正脱颖而出。昌德化工的“环己二醇、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等三个产品填补国内市场空白; “双氯醇法处理己内酰胺的轻质油废液新技术研究”项目被列为湖南省重点项目,“环己烯相转移催化环氧化制备环氧环己烷”工业化项目被列为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公司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5件。
育商。岳阳火炬创业服务中心和留学人员创业园,围绕岳阳市优势产业集群,积极引进上下游企业入孵,催生了一大批高新企业。截止2009年底,创业中心总资产29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522万元。拥有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