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珠江三角洲区域环境遥感会议在香港举行
1月10日至11日,第一届珠江三角洲区域环境遥感会议在香港举行,会议由香港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国家遥感中心香港培训基地(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国家遥感中心张国成主任、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林珲所长及北京、上海、广东、南京、厦门、香港、澳门等地的著名大学、政府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是气溶胶与气候、大气与地表遥感、城市热岛及气候、海岸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合成孔径雷达。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院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同心,在促进珠江三角洲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需要重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监测环境质量。徐冠华院士《中国的环境问题与对地观测发展战略》的报告,以全球变化与经济快速发展为背景,指出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环境监测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中的优先地位,分析了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评估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刘家铭博士《气溶胶与水循环的相互作用》的报告,利用卫星遥感与数值模型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的影响,并指出遥感科技在气候变化研究与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和面临的挑战。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区域性民间学术交流平台“珠江三角洲区域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论坛”,由会议主办单位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组成秘书处,秘书处设于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国家遥感中心张国成主任鼓励珠三角遥感队伍在整合建设的同时,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联合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超前的研究课题,二是需要开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系统,并为政府提供积极的咨询建议。会议决定明年在广东省举办论坛会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