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深度解析(之六)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3-08-26 00:00 【字体:
 

平台催化神奇

——“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成因探秘·平台篇

本报记者 段涵敏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讲中,在谈及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例子时,提及了两项中国高科技产品,均可找到字号标签。

    一项是天河一号计算机,由国防科大研制;一项是高铁,我国的高速动车组一半以上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牵引系统。这两项高科技产品就是长株潭地区研发出来,并走向世界的。

    近年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湖南)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落户长株潭地区,一批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群作战,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连续6年在长沙举办。这些创新平台像神奇的催化剂,加速自主创新的脚步,培育一批批科技创新硕果。

     国家级研发中心

    建在企业家门口

    自主创新,如同马拉松。在长跑中,怎样才能跑出好成绩?科技与产业紧密握手,是提供动力源泉的强大引擎。

    “湖南油茶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陈永忠介绍,省林业科学院通过整合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或省级、部级平台,攻关选育的湘林系列油茶优良品种,使油茶产量从每亩34公斤增加到50公斤以上,是普通油茶林产量的10倍,成为国内油茶产区主推的首选品牌。

    依托这些平台的人才、资源、技术与成果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与各地政府、林农和林企合作,湘林系列油茶良种在14个省(区)120多个县(市、区累计推广160多万亩,年产值30多亿元,成为农民脱贫的摇钱树。

    在中国南车株洲所,一个个研发课题,被打烂、揉碎、分解,最终被优势兵力攻克。近年来,他们投入数亿元进行扩建和新试验能力建设,10余个省级、国家级试验室落户该所,通过整合与完善技术研发平台,研发资源利用由分散向集约转变,科研组织管理由松散向集中转变。该所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超过85%,走出了一条以产业养科技、以科技促产业的良性循环道路。

    科技成果不再被束之高阁,科技和产业之间的桥梁畅通无阻。一批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在企业的家门口,甚至被引入家门,直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破解行业重大、基础、关键、共性的技术难题。目前,我省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3家,其中2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绝大多数落户在长株潭地区。

    中小企业是创新生态链中最活跃的因子。而让这些中小企业从鸡蛋变成小鸡,再到成长为可以下蛋的鸡,需要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孵化。在长株潭高新区,拥有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占到全省总量的70%。同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科技金融结合试点、科技服务体系试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一大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为各类企业创新提供支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抱团闯荡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种做法,正逐渐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过去式。

    自主创新不再是一个企业唱独角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群体之间开始搭建创新和共享的平台。731,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胜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电器研究所等公司、大学和研究所联盟,宣布成立长沙市智能电力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该联盟表示,将通过政府引导,进行智能电力设备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的纵向整合,以达到资源协同和规模效应,最后形成一个包括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企业联盟、市场拓展、智能电力设备相关联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预计35年将带动智能电力设备产业相关产值超过100亿元。

    由昔日的单打独斗变为集群作战,联盟成员除了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增加了诸多行业责任。在长沙各产业联盟安排表上,开展行业现状调研、研究制定地区行业发展规划、分担重大攻关项目等公共事务,已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在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人组织群成员对光伏行业技术标准研究,以构建行业标准并应对国外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新老江湖,不再执著于做我行我素的独行侠,而是转为结盟抱团闯荡。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我省累计构建61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中国家级4个。联盟成员单位超过700家,企业占70%以上。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结盟的范围不断扩大。2011年秋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0所国内一流高校,在长沙成立了首家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长沙联盟。借助这一平台,我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触角伸向省外、国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目前,全国有70多所高校、30多个科研院所,与我省企业在技术转移推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以及全面合作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长沙科交会成为科技会展品牌

    大量研究表明,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仅仅依靠各种创新要素的堆积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的网络体系,使各种创新要素在网络中有机合作、协调发展。

    如何实现产业资本、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效对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执着研究的课题。一个始自2007年的重大决定,开启了3大资本逐鹿长沙的征程。

    6年来,长沙科交会这个开放的平台,受到科研机构、企业和资本热捧,集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优质科技资源,积极推进科技成果、技术需求和投融资需求有效对接,大批国内外科技成果在长沙转化,大批投融资机构来长沙投资,留下一段段产学研金相拥的佳话。

    截至20128月,5届科交会签约项目新增产值300多亿元,新增利税近60亿元,新增科技成果2000余项,新增知识产权1000多项,带动就业15万人。签约项目中,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新材料等长沙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占全部签约项目的97.8%,成为长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科交会已成为和深圳高交会、北京科博会齐名的全国三大科技会展品牌之一,签约项目中,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项目占近6成,其中不乏国内一流研究者,凸显出长沙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正在一步步深化,产业资本、技术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对接热潮正风起云涌。

    短评

    点石成金

    段涵敏

    创新才有竞争力,创新决胜未来。

    但科技资源分散、与市场主体分离、相互之间分隔,常常成为科技创新进程中的绊脚石。于是,创新呼唤平台,需要载体。

    政府是科技创新的引导者,企业是科技成果完成和应用的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是创新主力,科技人才是创新的骨干。只有积极推动政企学研等多方联动,打造一批推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平台载体,创新驱动才能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热土生金。如果说,长株潭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棵茁壮向上的大树,那么一批批世界级、国家级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一个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次次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等创新平台,就是这棵大树深根向下立足的坚实大地,土地越肥沃,大树的根基就越牢,生发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创新平台就像点石成金的杠杆,内生增量的妙诀,推动科技人员的解放、科研机构能量的释放、科技设施的开放,实现了创新资源和要素的聚集、本地资源与外部资本的聚合、科技资源向经济效益的聚变,实现了自主创新的飞跃发展。

 

《长沙倡议》面世前后

本报记者 段涵敏

    8月19,连续高温干旱一个多月的长沙,终于下雨了。水是万物之源。水资源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区域经济安全。

    在长沙,有一个叫做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的科技合创新作机构,汇聚亚欧各方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一流专家,通过科技合作来共同应对关于的各种问题。这是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牵线的成果,是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机制运行16年以来第一家在华设立总部的区域性、专业性的科技合作平台,也是第一家落户湖南的国际合作组织。

    我省水资源丰富,由湘、资、沅、澧四水组成的洞庭湖水系处于长江流域中游的特殊敏感地位,也构成了湖南独特的水资源格局。多年来,我省积极开展水资源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亚洲、欧洲、美洲、非洲近10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技术交流与合作,初步搭建了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水资源研究国际合作平台和各类野外定位站,同时拥有一支由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高素质水资源研究团队。

    2002年以来,我省先后在长沙成功举办亚欧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亚欧水资源管理国际论坛,并通过《长沙倡议》,这为深化亚欧水资源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鉴于当前亚欧各国水资源领域面临的多重挑战,在2010年举行的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在湖南长沙成立亚欧水资源研究和利用中心20118月,该中心正式在长沙挂牌成立。

    “中心成立两年来,围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东江湖水源地保护、新型城镇化等我省重点区域、重要领域水创新和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利用亚欧各国水资源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合作研究、创新平台共建、研究人员交流、信息资源共享,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区域协作以形成协同效应,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我省自主创新能力。

 

共筑创新之巢

——访长沙市副市长夏建平

本报记者 段涵敏

    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长沙诞生,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是长沙制造,国内首台激光烧结3D打印机来自长沙……

    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它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科技创新平台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长沙市如何搭建平台,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近日,长沙市副市长夏建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长沙有着较为丰富的科教资源。夏建平介绍,长沙现有独立科研机构9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个。

    他说,近年来,长沙市连续举办6届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组建了21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了北京大学等20个技术转移机构,建成规范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6家。通过这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长沙市委、市政府要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环境下,进一步扩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推动自主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孵化、产业化,实现科技优势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这些年,长沙相继出台了《长沙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发展产业技术联盟的通知》、《关于推进长沙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各类科技平台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目前,长沙市精心打造6大平台,加速科技创新的步伐。

    一是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发挥长沙科技资源优势,重点围绕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平台,并以购买和补贴等形式引导平台公共化、社会化。最近,将出台大力引进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研发机构和高端人才的办法。

    二是拓展产学研合作平台。长沙围绕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70家高校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

    三是搭建成果交易平台。连续举办了6届科交会,共签订各类科技合作项目1446项,签约金额1150.4亿元。

    四是健全成果孵化平台。建立成果转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企业孵化载体,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五是完善产业发展平台。重点建设13个科技园区,9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形成点轴开发与网状开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产生产业集聚效应。

    六是扶持科技服务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目前长沙拥有咨询、法律、会计、专利、律师、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近300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深度解析(之六)

989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