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湖南科技

省科技重大专项“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09-04-21 00:00 【字体:
 

    3月11日,省科技厅组织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组织召开了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血吸虫病防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验收会,来自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和来自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卫生监督所、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华大学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经过质疑和讨论,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治平、中南大学副校长田勇泉、厅重大项目办和社发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评估与验收会。

    专家组对中南大学药学院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研究项目组、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血水草灭螺药项目组、湖南大学免疫传感技术项目组、中南大学医学院血吸虫病疫苗项目组等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审阅了相关材料,认真听取了项目首席专家汪世平教授的项目总结汇报。经审查评议,认为该项目实施单位已按照计划任务书要求完成了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任务,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和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专项在省科技厅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发处的精心协调组织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项目首席专家高度负责、全力投入,项目的组织实施、协调和督促工作成效显著。

    该专项建立了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畜用疫苗的原料生产基地和钉螺现场实验基地,制订了疫苗抗原快速分离纯化、批量制备的技术标准,天然分子疫苗有效性实验达到减虫合抱率>40%、减卵率与粪卵减少率≧80%等定量考核指标,完成了现场考核评估的技术方案;完成了2个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编码基因克隆的鉴定、表达及免疫有效性研究,完成疫苗靶目标基因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实验,获得Sj26/28、Sj31/32、Sj66/68、HGPRT、SDISP等5个具有应用价值的天然分子和功能基因。首次构建成功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编码基因(pVAX1/SjRPS4?CB)的畜用多价疫苗和人用双价疫苗;建立了血吸虫病快速酶免诊断技术。研制成功的血吸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达到快速(10-20分钟)、简便、敏感、特异等指标。自主设计、完成了酶免诊断试剂相关的GMP生产线,并完成认证工作;建立了免疫传感器的最佳免疫反应条件与仪器检测的模式识别、信号放大体系。研制的光学传感定仪超额完成灵敏度指标达0.1ng/ml,特异性达到90%以上。研制的压电免疫传感测定仪可在20 min内得到检测结果,特异性指标达100%,阳性判别率为97.4%; 建立了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药物氟非尼酮原料药的质量标准、制剂剂型及其质量标准。完成了原料药的合成工艺研究、质量研究、12个月长期稳定性研究;完成了吸收特征、分布特征、药物代谢、排泄药物动力学等药代动力学研究;完成了亚急性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毒代动力学试验、光敏性试验。完成了氟非尼酮Ⅰ期临床研究用剂型及制剂处方工艺研究、胶囊剂的质量及稳定性研究。完成了抗晚血肝纤维化药物技术成果的产业转化;新型缓释灭蚴块达到日产3000Kg以上的产业化规模,现场应用达到94.3%以上的灭蚴效果。分离鉴定了血水草有效单体成分,主要有效成份现场应用钉螺死亡率达到80%以上;研制成功新技术产品 13个。申请国家专利30项,获得授权专利4项。发表SCI、EI、CSCD核心期刊论文及国际会议论文共42篇。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6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省科技重大专项“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

989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