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1422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21-12-31 12:52 【字体:

杨小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并商省财政厅、工信厅和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意见后,现答复如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发展,始终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政策聚焦、工作聚力、服务聚心,持续为创新主体在技术、平台、人才、资金及产业化方面积蓄能量。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339.93亿元,同比增长4.6%,比全国平均增速高3.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32.66亿元,增长8.7%,比全国平均增速高4.6个百分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0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8631家,是十二五末的4.75倍,排名上升至全国9位,中部第2位;评价入库9批共736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比增长129%,增速居全国第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18家,

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1家,数量居全国前列。各类创新主体的培育为全省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通过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一是实施创新主体增量提质计划。通过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扶持项目、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平台载体建设、注重人才支撑引领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量等手段,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加速优势要素资源向企业集聚,不断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二是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启动编制《湖南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抓紧完成全省第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发布工作,对列入培育库的企业研发机构开展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将研发机构打造成为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阵地。三是充分调动企业家创新热情。落实《湖南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家培养,依法保护企业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不断改进科技创新计划组织管理方式,在项目设计凝练、指南制定阶段,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并吸纳企业专家参与科技项目凝练和评审。

二、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通过多渠道的研发投入促进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落实《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办法》,逐年加大各级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投入,通过引导资金、补贴补助资金和风险投资等形式,引导激励企业自主投入。二是推动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鼓励企业根据上年度销售收入或税后利润等的一定比例,结合自身研发需求计提研发准备金。制定新一轮《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持续实施企业研发财政奖补政策。三是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会同省财政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制定《湖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实施办法》,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鼓励银行研发科技金融产品,完善“银行信贷支持+财政风险分担”合作模式,扩大对科技型企业授信贷款覆盖面,提高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

三、大力支持企业人才引培

注重加强产学研结合,助力企业人才引培,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建立企业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持续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通过揭榜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等制度,帮助企业引进集聚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并积极推动高层次专家团队携带高新项目在企业落地转化。二是完善成果转化激励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股权期权激励、项目制奖励、岗位分红等市场化激励机制引入高端人才,支持企业以柔性方式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创新活动。三是加大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成长性好、发展速度快、市场估值高的企业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增加省级科技人才计划支持人选来自企业的比例,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人才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

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以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为主线,完善全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建设运营方案,引导各市州(行业)建立分市场和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全省区域协同创新服务网络。吸引优质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入驻大市场,不断完善科技政策、技术转移、创新资源、科技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功能,组织开展成果转化对接、定向研发,促进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在企业落地转化。深入开展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培育和企业技术转移人才培养。

五、完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保障

积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全链条服务。一是打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开展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工作,健全全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严格知识产权执法监督,强化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开展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群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二是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有效引导。让企业有意识、有基础、有能力用好知识产权工具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精准服务,深入了解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对接各类知识产权资源为企业做好服务。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优计划。

六、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一是根据征集梳理的技术清单,集中优势力量,以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为主体,加强和推进各学科、领域、行业、区域的协同创新、合作创新,紧扣“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进口替代产品,重点在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组织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打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提升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五个100个重大项目”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固工程机械产业链,做强轨道交通产业链,拓展延伸新型显示器件产业链,补齐半导体产业链等。不断加强项目储备,积极抢抓新基建和产业链重构机遇,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

感谢您对湖南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1422号建议的答复

2132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