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1281号建议的答复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21-12-31 12:40 【字体:

李艳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岳阳国家洞庭湖生态经济科技创新高地的建议》(128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科技厅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加强生态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项目支持、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我省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质量和效益提高。

一、围绕洞庭湖生态环境安全的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针对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加强需求调研,优先选择一批研究基础好和发展需求迫切的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在省级科技项目立项时给予重点支持。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集成优势资源,从洞庭湖面源污染控制、湿地生态修复、水生态风险及富营养化防控、流域环境监测、生态安全预警等关键环节开展科技攻关。如,组织南华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优秀科研团队,共同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洞庭湖生态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针对洞庭湖区的鱼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内湖环保疏浚、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二、围绕环洞庭湖生态城镇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环洞庭湖的城镇发展也给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探索大湖地区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洞庭湖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省科技厅以国家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为依托,以“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发展洞庭湖生态经济”为实验主题,选择积极性高、发展基础好的县市区,着力发展优势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宜居城乡,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城镇发展对洞庭湖的生态破坏。

三、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加强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积极推荐洞庭湖区有实力的企业和高校院所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如,支持中石化长岭分公司牵头,联合中南大学等,实施“石化油浆高值利用与废水高效净化回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有力推进该区域大型传统企业节能减排和两型发展。又如,支持岳阳县科伦制药公司实施省级重大专项“即配型粉液双室袋输液技术产业化示范”,大力推进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攻关。同时,我厅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将汨罗市列入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每年安排600万元左右的科技资金,支持汨罗市循环经济产业技术创新。将湘阴县列为湖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推动成果转移转化。二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需求,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产业共性技术平台。目前,我厅已支持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岳阳)、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西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牵头组建湖南省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精神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四、围绕生态湿地保护,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能力建设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洞庭湖视察时勉励我们要“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洞庭湖国家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促进洞庭湖乃至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2020年12月底,湖南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省科技厅在此基础上支持湖南省水资源研究和利用合作中心、湖南省林科院等单位联合申报的“湖南洞庭湖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项目,经费支持405万元,为洞庭湖修复与保护提供持续、全方位、准确的科学监测数据,为大型通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研究,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以及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示范样板与技术辐射源。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结合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计划布局和资源配置方式,继续加大对环洞庭湖地区生态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

一是继续推动科技创新对生态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计划中环洞庭湖地区支持力度,鼓励对接大型企业、行业龙头、高校科研院所等特色单位与环洞庭湖地区相关单位协同合作,推动资源开放共享和协同创新,对符合条件的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等科技创新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二是2020年岳阳获批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在营造和谐江湖生态系统、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3个方面形成示范。在这个基础上我厅将积极对接科技部相关部门,支持岳阳申报“国家洞庭湖生态经济专业科创中心”。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1281号建议的答复

2132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