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0275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省商务厅:
彭继球等6位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郴州片区 联动发展区湘南国际物流园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强湖南自贸区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开放新高地的提案+关于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建设中非经贸合作先行区的建议+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擎推动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于加快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委员:
2020年以来,我厅根据省商务厅关于推进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申报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开展政策梳理和研究,并与科技部相关司局保持沟通,积极争取科技部的政策支持。自贸试验区正式获批成立后,我厅认真落实省自贸办有关工作要求,加快推进科技支撑自贸试验区,特别是郴州片区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科技政策落实落地。根据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我厅起草了《省科技厅落实<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进一步细化职责和明确责任单位,按要求认真落实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改革各项任务和举措。
二是以需求为导向,加强与郴州沟通对接。为摸清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的科技需求,我厅致函郴州市政府,了解并梳理片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和对科技创新政策需求。为落实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议定事项“支持郴州片区建设科技新城”,我厅积极对接郴州市政府、郴州市自贸办、郴州高新区管委会,了解项目进展情况,为项目落实落地提供支持和服务。此外,我厅还就相关科技政策与郴州相关部门进行了电话沟通和探讨,共同推进科技政策在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顺利铺开。
三是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我厅为“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建立了与“泛珠三角9+2”省区良好的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人才、平台、产业等科技创新要素资源上加强交流与合作。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举办“港洽周”科技专场活动,推介自贸试验区等湖南重点园区和优势产业,促成项目签约和科技邀商。在活动期间,还发布技术合作需求清单,搭建湖南与粤港澳及国外长期科技创新合作桥梁。
四是加强招才引智,构建科技人才服务长效机制。为落实“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工作”的改革举措,我厅还专门起草了《湖南省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涉及外国高端人才及家人在湘工作、住房、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生活便利、融入服务等相关内容。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对引进的先进制造业领域紧缺人才和团队,提供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对不能全职来湘的国内外创新人才(团队),鼓励和支持通过采取阶段性工作、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湘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成果落地转化。对外籍非华裔专家年龄可放宽至65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诺贝尔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等年龄可再适度放宽。
五是用活科技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我厅已下放“省级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进口科教用品免税资格审核”和“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两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为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充分赋权、充分放权。此外,我厅制订了《湖南省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三年行动计划(2021- 2023)》,出台新一轮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政策,并对自贸试验区企业和重点产业予以适当倾斜,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下一步,我厅将深入与郴州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组织开展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专题调研,了解片区的科技需求和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制度创新试点和服务对接,推动自贸试验区郴州片区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13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