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0141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共青团湖南省委:
张晓琴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港澳青年来湘创新创业的提案》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委员:
近年来,我厅一直高度重视港澳台资企业和科技青年人才来湘创新创业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启动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着力在重点产业领域引进一批掌握国际领先技术、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对特别优秀、贡献巨大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提供最高1亿元综合支持;通过对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持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湘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引进人才领衔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20年起,我厅启动实施优秀博士后创新人才项目,争取加速培养一批进入世界科研前沿的青年科技创新型人才。对于院士团队资源和产学研人才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实施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创新创业团队两个支持计划,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与港澳地区科技人才交流对接。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定期举办“港洽周”科技专场活动。2019年,我厅在香港组织承办了5项科技创新专题合作活动,其中包括举办科技创新论坛,港湘深多地专家为湖南对接大湾区科技创新建言献策。开展了人才引进洽谈,威胜电子、爱尔眼科等省内企业揽才招智对接顺利。开展专题访问交流,对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园等香港科创核心资源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展;配合省政协做好澳门科教代表团访湘接待工作,湖南与澳门共同举办了“推进合作创新,共促湘澳发展”对接交流会和项目合作签订仪式,双方就开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内容达成合作意向,推动湘澳长效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建立。积极推荐高校、科研院所、中医药企业的科研人员参加澳门中药质量鉴定技术研修班,促进了我省中药质量鉴定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是搭建湘港澳台科技合作交流平台。2020年,我厅积极推动“粤港澳科创产业园”在岳麓大科城正式挂牌,将建设成为湖南对接港澳科技资源的创新高地核心区、高端人才集聚地和产业发展引领地。为推动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孵化培育更多的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指导了芙蓉区两岸青年文化产业孵化基地申报湖南省众创空间并予以备案批复,通过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资金对湖南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培育建设给予了200万元的资金支持。积极指导艾华集团、富贤电子、岳阳聚成化工和湖南罗莎食品等一批港澳台资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切实做好港澳台资企业高企认定服务。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加强对港澳台资企业和青年人才来湘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一是以“芙蓉人才计划”为引领,加大港澳科技人才引进支持力度。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依托粤港澳科创产业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优先引进我省“十四五”规划拟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优势产业、军民融合重点支持领域以及科技服务领域紧缺急需的港澳科技人才。同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对不能全职来湘的国内外创新人才(团队),鼓励和支持通过采取阶段性工作、国际合作交流等方式来湘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和成果落地转化。二是加强与港澳地区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依托“港洽周”等活动,建立湘港澳科技人才合作交流渠道。积极组织推荐中医药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澳门中药质量技术鉴定研修班,着力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结合澳门产业、技术优势与湖南发展需要,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与交流活动,促进人才培养与成长。三是着力打造服务港澳台资企业和青年创业人才的孵化器、众创空间,支持“海梦岛”创新社区等打造省级孵化载体,通过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在港澳台资企业和省内高校院所、龙头企业之间自由畅通流动,为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本土服务。四是培育更多创新能力突出、持续稳定经营的港澳台资企业,支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直接创造更多港澳台青年创业就业岗位,促进就业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实现港澳台青年人才在湘创新、创业、就业的良性循环。五是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创业者港湾”等普惠性金融手段,为港澳台资企业和青年创新创业者提供孵化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本土金融资本的催化剂作用,通过深层次金融服务,提高港澳台青年人才在湘创新创业的获得感。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5月13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