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051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9-05-15 11:31 【字体:
省委财经办:

  省政协港澳台侨委 29 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港澳科创园的建议》收悉,现将我厅意见函告如下,请一并答复代表:

  近年来,我省加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连续举办三届湖南港洽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专题对接会,在泛珠三角科技合作大框架下,与香港、澳门、广东三地在项目合作、平台共建、人才交流等方面有序推进。如与香港共建了智慧水务联合实验室、湖南-香港区块链应用联合实验室、湖南-香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工作站、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等创新平台,多个研发项目推进并取得成效。如香港应科院与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出新一代的智能阀门和水表,已在香港水务署排水系统中试用。双方合作成果申报获得了两项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株洲中车时代电气参与广东省分布式能源互联网应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提升我国分布式能源互联网产业国际竞争力。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科创服务综合平台。湘潭“海牛”深海探采装置已广泛参与广州海洋局等单位重点探采任务。与香港职业培训局合作举办“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专题研修班”以及与澳门合作举办“澳门中药质量鉴定技术研修班”。

  提案中提到在湖南建设港澳科技创新产业园,并从高起点制定规划、高标准搭建平台、高质量引进人才、高目标培育主体、高水平深化融合、高效率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省前期与粤港澳大湾区有良好的基础,加上高铁经济圈的地理优势,建设港澳科技创新产业园,形成一个集聚全省资源,统筹推进高水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载体很有必要。围绕提案中提出的建议,我厅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推动湘潭市雨湖区建设湖南粤港澳科创园。2019年在我厅举办的港洽周科技专场会议上,湘潭雨湖区委书记在会上就建设湖南粤港澳科创园作了专题推介,得到了与会香港嘉宾的认可。粤港澳科创园依托雨湖产业新城,定位为湖南省对接粤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园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标志性工程。园区规划用地11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40平方公里,规划有科创园、大健康产业园、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协同创新产业园、现代物流园、文创小镇等多个产业园区。该科创园拟分两期建设,第一期拟启动规划面积约5.9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智能制造研究院、技术孵化育成基地、成果落地加速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功能板块。空间规划时根据科技成果研发、生产的客观需求,为科创园未来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2、建立湖南-香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工作站。工作站由我厅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与三湘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201812月香港科教代表团访湘活动上签约、2019年港洽周科技专场对接会上正式揭牌运营。工作站主要承担四个职能:一是搭建湖南香港科技信息交互和咨询平台;二是建设湖南香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培训和技术转移基地;三是承接湖南香港重大科技交流对接活动;四是提供湖南对港科技政策在港执行保障。为保证工作站的运行和对港科技合作的务实推进,工作站在三湘公司香港总部设立实体,双方将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搭建湖南与香港创新资源沟通的桥梁。

  3加强园区、人才、产业、成果转化等与大湾区的融合对接。一是依托现有的国家级高新园区以及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协同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园等加强与粤港澳产业对接,借鉴学习香港科学园的管理模式,加强园区整体运营管理和孵化器建设;二是深入实施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和湖湘青年英才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和深度融合,吸引粤港澳人才来湘创新创业。三是引进和支持粤港澳高校和香港应科院等科研机构在长株潭设立集研究院、研究生院、产业园为一体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在长株潭与粤港澳各区域间开放共享。重点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城市、新能源、资源与环保等领域,支持我省各类创新主体与粤港澳地区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研究、创新平台的共建。四是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与粤港澳科技园创新成果对接,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链接全省科技成果登记、交易、科技金融服务等平台和各类创新主体,推动技术转移、产学研金对接等。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5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对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0512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988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