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0755号提案的答复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9-06-14 16:16 【字体:
连镇恩等12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以科创为切入点助推湘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家全面走向现代化的综合改革试验区。2018年9月,长沙直达香港的高铁正式开通,为湖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交通便利。2019年2月,国家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战略定位之一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案中提出以科创为切入点助推湘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四条建议,为我省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创新型省份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对策。

一、关于尽快筹建我省的港澳科创园,做好承接来自港澳新创技术产业化落地平台

目前湘潭市雨湖区和长沙市正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相关规划,积极筹建港澳科创园和产业园。

湘潭拟建的粤港澳科创园,规划在雨湖产业新城核心区。产业新城规划用地11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约40平方公里,除粤港澳科创园外,拟建设大健康产业园、高端装备智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协同创新产业园、现代物流园、文创小镇等多个园区,给科创园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粤港澳科创园立足“湖南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志性工程、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园区”三个定位,量身打造四类承接载体,即总部研发楼(专项承接小型总部经济、研发设计类项目)、创业大厦(专项承接孵化类、小试、中试类项目、创业创新项目)、科技港(专项承接轻型产业化项目)、产业基地(专项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转移龙头项目、大项目)。园区第一期拟启动规划面积约5.9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智能制造研究院、技术孵化育成基地、成果落地加速园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功能板块。该建设方案在2019年湖南-粤港澳投资贸易洽谈周科技专场活动上进行了专题推介,获得了与会香港科技界嘉宾的初步认可。

长沙市政府在2019年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期间,与香港科技大学就共同推进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港澳创新创业产业园”,达成相关合作意向。长沙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资源,借力香港科技大学科教和人才资源,组织发动香港高校、知名企业和专家团队,聚焦湖南20条新兴产业链和长沙22条新兴产业链,积极推进“港澳创新创业产业园”建设。

二、关于为港澳科创园的建设做好条件保障

为做好港澳科创园建设以及港澳企业来湘创新创业,长株潭高新区将积极做好政策和规划对接。如长沙市将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合作,出台推进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系列政策,实施财政科技投入倍增计划,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省科技厅将在园区规划、创新项目落地、孵化器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的组建等方面做好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省发改委将支持港澳科创园建设,为入驻港澳科创园的企业在申报省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方面给予指导和大力支持。加大对港澳科创园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在中央及省预算内重点产业项目申报过程中给予适当倾斜。省工信厅积极支持在工程机械、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特色优势产业领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共建产业发展联盟,支持企业开展跨省区技术改造和产业配套协作,实现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省教育厅通过实施“芙蓉学者计划”和“五个100”项目的“引进100个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紧扣制造强省建设的20个产业链打造创新人才链。省人社厅落实社保汇率试点、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统筹支持园区发展建设。同时将港澳科创园人才需求纳入全省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序列,作为重点服务单位加强人力资源需求信息的搜集发布,为园区和人才的对接搭建平台。

为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我省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抓好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各项改革,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为群众解忧,为港澳投资者来湖南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我们还将借鉴香港在企业发展、人才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联合各有关部门,在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平台建设、科研人才引进等方面做好政策衔接和全方位的政策服务,确保来港澳科创园创新创业的各类人才主体享受同等待遇。

三、关于组建青年科技人员先遣队,尽快融入香港科创团队方面

一是以科研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为纽带,加强我省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科技人员与香港的大学、园区、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组建科研团队,建立稳定的科技合作机制。2015年至今,湘港两地依托科技创新专题推介会、“港洽周”科技创新专题对接会、重点人文科技交流访问等活动,共签署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6个。建立了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中心香港分中心(与香港科技大学)、湖南-香港区块链应用联合实验室(与香港应科院)、智慧水务联合实验室(与香港应科院)、先进结构材料及增材制造湖南技术转移中心(与香港城市大学)、食品级活性蛋白及多糖大分子研究中心(与香港科学园一家企业)等一批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这些创新平台的建设,都聚集了双方科技人员的合作团队,将成为我省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对接香港科技资源的重要力量。另外,在2019年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计划中,省科技厅发布了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指南,其中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10个专题中,“智能交互感知区块链网络的5G应用研究”、“高质量AlON陶瓷粉末制备技术研究与示范”2个专项为对港合作专项,将在这些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与香港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和人才合作交流。

二是推动建立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工作站。省科技厅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与三湘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湖南-香港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工作站”,该工作站于2018年12月香港科教代表团访湘活动上签约、2019年港洽周科技专场对接会上正式揭牌运营。工作站主要承担四个职能:搭建湖南—香港科技信息交互和咨询平台;建设湖南—香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培训和技术转移基地;承接湖南—香港重大科技交流对接活动;提供湖南对港科技政策在港执行保障。为发挥工作站在对港科技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省科技厅将定期选派优秀年轻的科技管理干部,赴香港与三湘公司一起共同开展工作,进一步密切与香港应科院、香港科学园和香港的大学之间的联系,搭建湖南与香港创新资源沟通的桥梁。

三是积极推进科教合作,畅通科技人员和大学生的交流合作渠道。长沙市和香港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等建立了学生交流机制、联合培养机制,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人才。长沙市正在统筹“新诤信”“迈科技”等服务机构,在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香港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长沙。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这些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合作项目和建立的合作平台,加强与香港应科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团队合作,派遣科技人员与其开展中长期的“跟团”研究,了解学习香港科研团队运作情况,充当香港科研成果来湘转化的桥梁。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柔性引才机制,邀请香港专家团队利用寒暑假期间来湘开展研究与研发团队带队指导,促进省内科技资源与香港科技资源的广泛对接。

四、关于组织科技管理的相关人员,到香港科技园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全面吃透他们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模式方面

目前,省科技厅正在实施的培训计划有湖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菁英培育计划、湖南省科技创新管理干部国(境)外培训计划、科技型企业双百卓越计划、技术经纪人赴国(境)外能力提升计划等,我厅将围绕一些重点主题,定期组织省内相关部门、科技创新主体赴香港科技园举办境外培训班。2019年,我厅还拟邀请香港科技园等单位负责人来湘,就园区管理、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培训,学习香港科学园在人才引进、技术转移孵化、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省内国家级高新园区与香港科技园的对接,推动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与园区创新成果对接,采用“线上线下”模式,链接全省科技成果登记、交易、科技金融服务等平台和各类创新主体,在技术转移、产学研金对接上做好全方位服务,推进与香港科技园成果孵化的互动。

同时,我厅将加强与各市州、各部门的工作协调,围绕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目标,认真吸取代表的建议,并把各项意见建议落到实处,以加快湖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步伐。

感谢你们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9年6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0755号提案的答复

988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