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乡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补齐四大发展“短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评价办法》《湖南省实验技术系列(科研机构)职称评价办法》的通知
湘乡市是湖南省重要工业基地,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支撑了湘乡市的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湘乡市连续多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然而,长期的重化工产业给城乡环境也带来了严重的损害,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协调,成为制约发展的“短板”。2013年以来,湘乡市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载体,聚集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科技创新资源,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转化应用,推进传统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支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是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湘乡市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龙头企业,坚持高技术、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发展之路,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升级。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和拥有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达7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2.3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5.3%。40多家企业与近30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申请专利671件,攻克关键共性技术15项,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完成科技成果登记30余项,2013年获批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
二是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快速发展。湘乡市近三年来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70多项,投入科技专项资金5000多万元,撬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资金近2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地区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299.77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365.65亿元,年均增长10%,财政收入由17.09亿元增加到19.64亿元,年均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5682元、13183元分别增加到30074元、15474元。下派科技特派员近1000名,实施农业部水稻“四双”绿色高产高效模式示范片20万亩,粮食生产连续5年保持全国先进,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6家, 2014、2015年荣获湖南省经济强县。
三是以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湘乡市科技创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让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全社会科技进步水平。近几年来,市科经局主要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城市管理与公共安全、医疗卫生与人口健康等领域开展社会事业科技攻关与示范,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问题,让市民居住更加健康舒适、环境更加洁净优美。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湘乡铬污染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保障技术应用示范”,有效解决重金属污染威胁居民生活环境及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惠及20多万居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2013年,“湘潭国家农业科技园”获科技部批准,湘乡作为其核心示范区,将积极打造集科技、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现代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重点建设水府庙国家旅游度假区、大东山旅游区、云门寺佛文化旅游区,扎实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重点开展疾病监测预警、疾病筛查与早期诊断、在城市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指挥、科技强警、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等领域进行攻关,让市民看病更加方便有保障,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四是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传承与发展。湘乡是湖湘文化和湘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几年,湘乡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文化湘乡”品牌等形式,从文化立人、文化立业和文化立城三个层面入手,围绕促进文化产业与农业、工业、旅游、科技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毛泽东与东山学校陈列馆建设、东山新城文体中心建设、水府智慧旅游系统建设、湘军文化体验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以及云门寺提质改造项目等,目前,全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处,3A级旅游景区3处。着力加强对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施“湘乡三眼井简牍保护与创意展示技术研发示范”项目、 《湘乡方言》、《金石石坝鼓》、《壶天火龙灯》、《梅桥夜唢呐》被确定为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湖南省湘乡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补齐四大发展“短板”
993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