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牢记初心,擦亮“杂交水稻发源地”之光——怀化市农科所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7-05-27 00:00 【字体:

5月18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长沙市召开,怀化市农科所的“广谱恢复系怀恢210及其系列组合选育与应用”项目荣膺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全省杂交水稻育种科技成果仅有4项获得省奖。这次所获的省奖,是自1998年怀化地区撤地设市以来,市农科所近20年来首获的省级科技奖励。此次获奖的科技成果——“怀恢210”是怀化市农科所利用多系1号与蜀恢527杂交后进行米质、抗性加压选择育成的两系、三系通配的强优恢复系,实现恢复资源创新。市农科所以“怀恢210”为杂交亲本的父本,先后选育配制出通过省级审定的三系杂交稻金优怀210、贺优一号和两系杂交稻Y两优2108和广两优210等4个优良新组合品种,并通过示范、宣传、推广这一系列的高产优质杂交稻品种,实现该4个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近一千万亩。

也许,对长株潭地区单位、知名大学高校、著名科研院所这些科技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富集的“大户人家”来说,拿个省奖也不是一件难事,有的还可能拿到了“手软”,但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却弥足珍贵、份量十足。特别是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精英界的“学术泰斗”、行业机构的“日月星辰”都在省城,对于地处偏远的怀化市农科所而言,能够获此省奖可谓“十年磨一剑”,成绩来之不易。正如市农科所所长陈告所言:“科”字当头、在“科”言“科”,不弄出点名堂怎么对得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与人民的期盼呢?又头顶“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的光环,不搞出点东西又怎能对得起从怀化走出去的科学巨匠呢?

怀化市农科所始创于1956年,六十余载深耕厚植五溪大地,是一家本土成长壮大的综合性农业科研所,其研究领域涵盖水稻、油菜、蔬菜、玉米等农作物,是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湖南省水稻、旱粮作物试验站,在全省市级同行中已跻身前列。市农科所立足“杂交水稻发源地”这片热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承载使命、担当使命,以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为科研主攻方向,统筹全所70%科研经费进行优质稻、超级稻育种研究,不断创造出杂交水稻育种事业的新辉煌:先后选育出八两优96、金优怀98、贺优一号、Y两优2108等18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和4个杂交水稻不育系,其中早籼稻品种7个、中籼稻品种11个;金优怀98达到国家二等优质稻米标准、金优怀340、金优怀210和T98优1号等品种达到国标三等优质稻米标准;陵两优942、T98优1号、贺优一号、Y两优2108和广两优210等品种达到超级稻水平;Y两优2108具镉低积累特性,2014年被湖南省农业厅认定为全省四个之一的镉低积累中稻应急性新品种;育成了三系不育系顺天A、正丰118A以及两系不育系粘S、宏宸901S等新材料,其中粘S性状优异,为省内外20多家企业或科研院所引进应用,已有2个组合通过省级审定,10多个组合进入省级区域试验,等等。

植根五溪沃土,耕耘美丽怀化。目前,怀化市农科所是湖南省完成水稻新品种审定数量最多的市级农业类科研院所,市场化生产的新品种水稻种子量每年达300万公斤以上,因此,怀化市农科所在全省乃至在全国的杂交水稻育种制种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正因为怀化有像市农科所这样执著于水稻事业的一批研发推广机构,用科技垦植五溪,把创新写入大地,才能够让怀化——“杂交水稻发源地”这一“金字招牌”在科技创新的底色上,越发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牢记初心,擦亮“杂交水稻发源地”之光——怀化市农科所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993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