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新区借助政策扶持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积极引导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破除地方保护等六个方面助推产业发展。此次意见是在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状态基础上对之前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出台后必将激活市场活力,加速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20692辆,销售20477辆,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
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湘潭高新区在这一领域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近年来,高新区结合湘潭机电一体化的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基础,坚决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一是打造系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雏形。目前,高新区已有湘电莱特、银河新能源、创能电机、格林新能源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园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的雏形已初步展现。电动汽车的核心装置被称为“三电”,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二是积极协作打入国际市场。该区湘电集团与美国莱特工程技术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湘电莱特公司,就成功实现了非晶高效节能电机的批量生产,成为国内唯一拥有此项生产能力的企业,并顺利打入了国际市场。非晶合金也称金属玻璃或玻璃金属,是当今世界上一种高新技术导磁材料。非晶电机正是利用非晶合金材料制造出来的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电机,电机高频化运作时代由此开启。湘电莱特已启动其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非晶金属材料永磁电动机和发电机及控制器的研发、生产项目。三是解决核心技术难点。电动汽车除了电机,电池也很重要。而湘潭银河新能源又解决电动汽车电池的问题。去年8月,在深圳举行的2013中国城市公共汽车节能大赛中,山西宇星客车的12米纯电动公共汽车、珠海银通新能源的10.5米纯电动公共汽车分别获得金奖。这两台车的“动力芯”,均源于湘潭高新区火炬园银河新能源出品的动力电池。银河新能源对大容量圆柱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工艺和新结构进行一系列的研发和试生产,使单体圆柱型电池的容量可达200Ah,是目前国内圆柱电池最大容量的10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所有动力电池均要面对的内阻大、散热难等技术难点,具有高安全性、寿命长、性能稳定的特点,完全突破了圆柱型电池的容量限制。四是积极创建低碳园区。湘潭高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重点工程建设的稳步推进、节能技术的推广等,都有效促进了节能目标的达成。时下,该区正积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省级低碳园区,正努力创建国家级低碳园区。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