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生命的通道
●八字门段爹研发抗震防裂节能连锁空心组合砌块抵御地震
●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建筑类唯一金奖
近年来,一些地方遭遇地震,看到那里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人们心痛不已。就在政府部门千方百计为抗灾救灾防灾积极部署时,不少民间人士也在贡献自己的才智,岳阳城区八字门“民间发明家”段志祥就是其中一位。
他通过10多年的努力,研究出了抗震防裂连锁空心组合砌块等一系列发明专利,在强烈地震发生后,可将目前的传统砌块结构只有十二秒最佳逃生时间延长至1分钟,而且其墙材使用的原料主要是各种废弃资源,对于环境保护特别是洞庭湖的治理也能做出较大的贡献。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老人。
不甘平凡的生活,放弃稳定工作搞出36项专利
今年67岁的段志祥,原来在岳阳市的一家电磁铁厂工作,从小就喜欢发明创造,一些不起眼的废弃物品,在他手中就变成了“宝”。他43岁时,突然觉得规规矩矩地上班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他不愿这一生就这样过,希望能为这个社会做一些有益同时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走上漫长艰苦而又十分热爱的创造发明之路。
段爹告诉记者,他每次看到电视里那抗震救灾的场面,就有一种揪心的痛,地震灾区的同胞死得太惨了,如果他们早点逃离房屋,生还的希望就会大大增加。从1995年开始,他就收集了一些地震资料,开始潜心研究替代粘土红砖结构建筑墙体的结构。他从国内发生的几次重大伤亡地震实况分析,不难发现一个极其普遍存在却又一直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建筑墙体用砖先天功能不足,传统墙体一般采用实心或空心的平行四边形块体砖或砌块,相互结构仅靠砌筑砂浆,根据不同用途,交错灰缝砌筑成墙,此种墙体抗震强度极低,在静态情况下,仅起着填充或承重的隔墙与围护作用,而在动态情况下,依赖墙体中的拉接筋,构造柱或圈梁起到稳定作用,用这种结构对于房屋墙体自身而言安全性及其被动,地震发生时,这种结构的墙体灰缝极易造成松动破坏,瞬间墙体开裂,房屋荷重失衡,有些房屋构造柱与圈梁孤立地高悬空中而墙倒楼塌,给人逃生的最佳时间仅仅十二秒,在地震发生后,对人们居住财产、生命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现了建筑墙体结构原因,段爹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方便实用、效果明显及实用性广的多功能连锁抗震防裂组合砌块及该砌块的组合结构。他共获得了建筑体系36项专利,并且抗震防裂连锁空心组合砌块及其建筑体系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建筑类唯一金奖。产品在近百栋楼房上十万平方米建筑中使用近十年,并已录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墙体材料产品与技术实用指南》一书,作为国内墙体改革中最成熟、最成功的产品面向全国推广。
该发明使房屋倒塌时限从传统建筑的12秒可延缓至1分钟
据段爹介绍,抗震防裂连锁空心组合砌块已经先后获得国家系列专利。其抗震原理及突出特点是,它为一组联合砌块,工厂定型生产,建造替代传统的红砖砖混结构建筑房屋,有如积木形式,在建筑中,能体现上下左右结构连锁,结合简易圈梁,各节点混凝土浇筑,在静态下,安全节能;在动态下,由于墙体楼板的环环相扣连锁,块体之间互相制约,墙体抗开裂、倒塌的能力极大地加强,在同等破坏力条件下,房屋倒塌时限从传统建筑的12秒可延缓至1分钟,从而既做到简易、节省建筑投资成本又能有效地达到抗震减灾的目的。
从设备造型的生产手段来看,由于国内相继出现高吨位高精度液压机,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能上下压制凹凸连锁块型自动化出模,适应机械手抓放垛码,生产效率高,产品几何尺寸精确度高,为本发明专利多功能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加上结合现代混凝土发泡复合保温技术,使原来一直停滞在仅仅解决抗震防裂结构的情况下,进一步有了快速干法砌筑与节能保温技术的突破。业内人士认为,该项发明具备成为我国今后建筑墙体主导产品的可能。
该发明有助于洞庭湖淤泥附加值产品开发
段爹欣慰地告诉记者,10多年来,他没有一天停止过研究,他想尽自己最大所能,为家乡岳阳做点事情。他开发的节能连锁防震建筑结构体系取代砖混结构建筑体系,其主要特点是,用各类废弃物生产轻质高强的陶粒作为原料,再以陶粒与水泥等混合经高压制成轻质、高强的连锁组合砌块、复合楼板、隔墙板等,辅以连锁栓有如积木形式砌成房屋建筑,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建筑体系。
而现在的洞庭湖每年有大量的淤泥沉积,这些淤泥带来了隐患。如果将淤泥综合开发利用,以淤泥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陶粒砌块,不仅重量轻、保温性能好,甚至很容易制出不同的色彩,适宜于各种建筑物装饰,这样,既改善自然环境,又可造成一门新的环保产业。目前,该技术已进入最后的标准制定瓶颈突破阶段,段爹希望能引起社会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使该技术早日造福于民。(岳阳日报2014年6月17日“民间发明家”系列报道之六,记者李弈萱)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