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雨花经济开发区发展 比亚迪“引擎”作用大
得益于园区龙头企业——长沙比亚迪的后发优势,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市雨花经济开发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位列全市省级园区之首。1至10月,长沙比亚迪生产乘用车6万台、电动大巴435台,实现工业总产值41.08亿元,并拉动当地大批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长沙汽车产业强势跃进,正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第六增长极。自2009年8月比亚迪落户长沙雨花区以来,为加大对零配件品质的管控力度、降低零配件市场流通成本,首创了汽车产业独特的“垂直整合”发展模式,打造出长沙汽车板块的最长产业链条。公司通过内部分工,完成从车型设计、全车模具开发、关键零部件设计制造,到整车组装、检测、销售;配套自建发动机、空调、变速箱、减震器、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工厂;吸纳车用标准件、玻璃钢件、轮胎、生产原材料等本地优秀零配件生产企业,从而不断延伸了上下游产业链。目前,比亚迪共有内部配套工厂44家、配套零部件企业845家,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自主配套生产零部件产值24.84亿元。其中,长沙比亚迪本地配套零部件产值达9.86亿元,拉动本地配套物流运输业产值5302万元。同时,其近万名员工的生活,也强力拉动了园区周边金融保险、房地产、餐饮等行业产值近5亿元,实现了长沙比亚迪、配套企业、区域经济三方共赢。
今年年初,长沙比亚迪新款M6、思锐全面投产,并按每月8000至10000台的产量投放市场,公司产能稳步提升,呈现“产销两旺”的大好局面,全年有望实现产销量10万辆轿车、600台纯电动大巴,产值达到55亿元,拉动效应呈上扬趋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