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创新科特派工作机制 探索科技人才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龙山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坚持以人才优先发展带动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的龙山模式,在选派农技、卫生、企业、乡土人才、教育等五类科技特派员的同时,选派金融科技特派员,创新提出“金科”联姻,针对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实行金融、科特办、企业、科技特派员“四方”会商制度。把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作为全县人才工作的重点,提出了“620”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人才集聚的“强磁场”、科学发展的“新引擎”。 2009年龙山县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自2005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以来连续5次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一、围绕顶层设计结构引才
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各类各层次人才,着力构建顶层设计人才结构。一是打造高端人才智库。瞄准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的“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先后有省派法人科技特派员(湖南农大、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派出熊兴跃、谭兴和、鄢晓忠、蔡光先等一批顶尖专家派驻我县企业,他们积极参与企业研发,为全县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的制定把脉导航,积极打造湘鄂渝人才洼地。二是拓宽人才来源渠道。针对基层需要什么样的科技人员,就选派什么样的科技人员。每年重点面向基层选派100名以上农技、卫生、企业、乡土人才、教育、金融等六类科技特派员,在选派形式上由“5+1”模式发展到目前的6类选派模式。目前,全县共选派本地科技人才772人次,吸引省州科技人才102人次,形成了集试验、示范和推广于一体,开放型、多门类、多层次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三是创新人才引进管理方式。专门设立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同时,在县农办、卫生局、经济局、科技局、教育局和人民银行等6个部门设立部门科特办,在全县34个乡镇(街道)设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形成了县科特领导小组办公室——部门科特办——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三层”管理格局。制定了《龙山县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办法》,对科技特派员进行目标管理。县委、县政府把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设纳入对乡镇(街道)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搭建多元化平台育才
积极搭建各种平台,为各类人才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展示才华创造条件。一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人才实行分类培训、“菜单式”培训,分批组织他们参加省州各级培训班,有计划地选派到省内外参观学习,进一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能力。近年来,共培训引进人才1000多人次。县派科技特派员黎成凤参观学习回国后,创办了“黎大姐土家织锦工艺品厂”,所生产的土家织品年销售额突破两百万元。二是搭建创业实践平台。融资难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过程中重大难题之一。为了破解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的资金瓶颈,于2007年在全省率先推出科技特派员信贷联络员制度,为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搭建了一条畅通的科信联络金桥。县信用联社累计为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创建产业投放信贷资金7亿元,扶持县内龙头企业、示范基地83个,确保科技特派员项目成功率达96.4%,取得了企业加快发展,产业逐步壮大,信用社不断增效的“三赢”效果。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与金融管理创新,加强银企合作平台建设,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力助科技特派员产业项目实施。2012年8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龙办[2012]118号文件,在全县所有金融部门选派了10名金融科技特派员,重点21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三是搭建才华展示平台。积极鼓励引进人才为全县发展建言献策,一些引进人才提出的可行性建议被及时采纳、实施,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两年来,我县先后围绕百合、辣椒加工、油茶提取、燃料乙醇、节能锅炉、再生纸品等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先后实施了“龙山百合综合利用与开发关键技术”、“辣椒精生产高强辣椒素的中试工艺”等16项国家、省、州科技及工业技改项目。在实施国家“十二五”期间的第一个科技支撑计划中,以龙山现代中药材有限公司的省派科技特派员李顺祥、李岳等专家为技术力量的“武陵山区特色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实施,该项目将对湘西州生物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将为湘西生物产业打造“百亿”产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正是在科技特派员运用创业与项目结合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了龙山工业“二次创业”的新高潮。
三、树立开放性思维用才
始终以开放的思维、灵活的方式来运用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一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科技特特派员选派实行双向选择、利益驱动的原则,变“刚性”引才为“柔性”聚才,变行政安排为市场配置,做到广开才路、唯才是举。首先做到真正实现供需对接。把组织选派、实体创业、基层需要结合起来,将科技人才特长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让科技人员与农业企业、产业基地和专业大户直接见面,双方自愿,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双向选择”,增强特派员选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年都精选一批、稳定一批、调整一批,切实把那些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科技人员充实到特派员队伍中来。其次拓宽思路选派。科技特派员的选派范围应打破行政事业所有制等身份限制,选派范围包括企事业单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专业大户、领办农村专业协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二是引进一人、带活一批。通过与科技特派员后援单位共建科研院所产学研实习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推行科技特派员专家团队服务模式,鼓励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相融共生”,建立起利益共同体。鼓励科技特派员在帮助企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富起来,有效激发了科技特派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兴隆造纸厂曾经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再生纸生产企业,在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省造纸学会副会长马乐凡的帮助下,企业年销售额由190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企业固定资产由1280万元增加到4800万元,一跃成为湘西地区再生纸生产龙头企业,建成了造纸自动生产线和纸箱精制、包装生产线,从而带动4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三是不拘一格、提拔重用。不唯学历、资历、身份,做到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当其位。对业绩突出的科技特派员,在技术职务评聘、提拔任用等方面优先考虑。根据考核情况和县科特办的建议,先后提拔重用了冯朝、李燕等2名表现优秀的科技特派员为副科级领导干部。
四、提供贴心式服务留才
一是坚持用事业留才。积极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1年新选派的邓幼文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