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科技引领重塑绿水青山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9-24 00:00 【字体:

华容县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岳阳市西境,辖20个乡镇、447个村场(居委会);集雨面积1606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45万。19965月,我县被列为湖南省首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3年升格为湖南省首批可持续发展示范区;20082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狠抓了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建设、文明县城创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可持续发展工作。为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力建设,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和县科技局等20多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为成员的实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华容县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实行县级干部领衔领办、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科技工作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在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征途中,全县主要突出了四大工作重点。

一、以湿地资源保护为重点,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县北倚长江、南濒洞庭,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重要地位。为此,我们在实验区建设中把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集中精力狠抓了小集成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区建设。小集成洪泛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县境东北部,1998年前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乡,土地面积3.6万亩,1998年溃垸后实行平垸行洪。为了合理充分开发小集成洪泛区,利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契机和相关项目支持,一是广泛宣传湿地保护意义,坚持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举,在加强对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同时,加大了对该保护区的开发力度。目前,该保护区的湿地物种资源已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特征逐渐凸现,现已发现陆生脊椎动物93种、鱼类51种、昆虫采集标本10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湿地植物246种,并已被确定为省级生态自然保护区。二是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通过多方努力,现已种植芦苇1万亩、意杨2.6万亩,年产优质芦苇1万吨,活木蓄积量达24万立方米,小集成湿地保护区“绿色银行”已初具规模。

在此基础上,我县坚持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大力实施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有效监管,县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对国土、农业、森林、动植物、风景名胜及矿产等资源进行了有效地监督管理。其次,狠抓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河湖资源,建好了网箱养鳝、池塘专养大口鲶、湖泊养殖河蟹等6大名特优水产品养殖基地,2011年,全县名优鱼产值达8.86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61%。再次,立足本地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不断扩大纺织、食品、建材三大优势产业规模,2011年末,三大优势产业规模企业已达87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67.5%,创产值158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81%

二、以重大疫病防控为重点,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我县是典型的湖泊型血吸虫病疫区。2007年,全县20个乡镇中有疫区乡镇19个,疫区村场198个,疫区总人口达35.8万人,人群感染率为2.34%,家畜感染率为2.9%,有晚期血吸虫病人521人;血吸虫易感堤段69公里,钉螺分布面积101090千㎡,其中垸内3295千㎡,垸外97795千㎡。自从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我县就把血吸虫病防控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一是加强血防队伍建设,每年都组织乡村干部、基层预防人员、乡镇血防专干和血防医生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升血防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二是完善血防阵地建设,重点搞好了疫区血防室、基层血防站和急血防控哨卡建设;三是加大血防项目投入,重点组织实施了湖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项目,到2011年底,共完成项目投资3800万元,完成了华容河、藕池河进螺涵闸技术改造工程12处;新造抑螺防病林4 8000亩,其中幸福乡新发村外洲3000亩、畜牧场外洲3000亩、团洲乡团东村外洲2000亩;建立了血吸虫综合防治示范区4个,在示范区开展了血防宣传教育示范、血吸虫病查治规范化示范、查螺灭螺工程建设示范工程。同时,抓住列为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综合试点县的契机,把血防工作与湖区环境治理有效结合,稳步实施了能源血防、卫生血防、水利血防、农业血防、农机血防、林业血防、畜牧血防等血防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全县血吸虫病传染源得到了有效控制。

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血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垸内钉螺面积逐步压缩,人畜感染率逐年下降,到2011年末,全县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降为1.92%,家畜感染率降为2.13%,钉螺净灭面积2390千㎡,每年以20%的进度消灭钉螺,计划在今后2-3年内灭净垸内全部钉螺;每年组织开展疫区居民血吸虫病普查普治活动,全面落实晚期血吸虫病人免费救助政策,并通过电视、广播、标语、横幅、宣传车、血防常识读本、设立血防咨询台、为中小学生上血防知识课等措施,全方位普及血防常识,基本做到了主动识螺、报螺、防病、治病,全民血防意识明显增强。

三、以文明卫生创建为重点,促进新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了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推动县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狠抓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国家863计划)、湖区住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污水处理厂建设、鼎山垃圾处理场建设、县城安全饮水工程、县城厌氧沼气池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启动了总投资9046万元的鼎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2008年启动了县城关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0910月竣工进入试运行,20101月正式运行,当年共处理污水7007978吨、日均处理1.91万吨,处理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2008年启动了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5处、分散供水工程4处,解决了16个乡镇、74个村场、12所学校、1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建工程38处,2013年可竣工投入使用,即可解决29.6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二水厂改扩建工程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解决了城关镇5万人供水紧张的问题;长江引水工程规划总投资1.31亿元,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并提交长江委和水利部,现正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准备。与此同时,我们启动了田家湖生态新城建设,重点抓好了征地拆迁、项目协调、招商引资及启动新城路网建设、新城主干道建设等相关工作,计划在2020年前将县城西南部的田家湖区域建成一个用地规模7.1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8.3万人的具有浓郁水乡气息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区。

为了进一步提升市民综合素质,在不断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深入推行文明卫生义务劝导活动的基础上,我们以完善县乡文化体育软硬件建设为切入点,大力丰富城乡居民文化体育生活。2008年实施了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了15个高标准的乡镇文化站、60个乡村农民健身体育广场、71个村级“农家书屋”、372个村级文化信息共享资源站,建立了10个城关居民健身广场、1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2009年、20102011年分别举办了突出华容民俗文化特色的新春文艺晚会;编排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指导群众在县城四大广场开展大型文体活动100多场次,组织广场文化下乡20场次;2011年,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庆七一·颂党恩·红歌大家唱”文艺活动。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大激发了城乡居民踊跃投身文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已蔚然成风。

四、以主攻新型工业为重点,实现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四化两型”、“五市一极”、“四三六”工程和“四县一中心”、“三三六”工程建设要求,总体规划9.37平方公里的华容工业园于20063月开园建设。建园以来,工业园坚持“产业立园、创新兴园、科技强园”的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园区经济始终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逐步形成了“专业突出、产业集群、特色鲜明、集约经营”的园区经济,光伏电子、酒类食品、生态纺织、医药卫材等四大主导产业已形成规模。目前,华容工业园区规模企业已达68家,201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3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

加强省级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近三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事实事项目之一。自2007年以来,我县就开始着手搭建纺织工业技术合作平台,会同天津工业大学,组织编制《华容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多方努力,20083月,在龙腾纺织集团宝丽纺织品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岳阳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年8月,县人民政府公开发布《华容县纺织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2009年,工程中心与天津工业大学精诚合作,在《火成岩高强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和产品开发》项目上进行了科研攻关,该课题被列入湖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0129,湖南省科技厅正式批准我县组建“湖南省棉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湘科计字[2010162号)。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管理办法》规定,实验区建设期满三年须进行中期检查,20118月,国家科技部委托湖南省科技厅对我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中期检查,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和质询答辩,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中期合格检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产业兴旺、城乡秀美、民生殷实、文化繁荣、走势强劲、可持续发展的民本和谐华容正在崛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科技引领重塑绿水青山

99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