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岳阳三国“巴丘城”座谈会在市博物馆举行。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大部分成员,我市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唐华元、邓建龙,以及市科普作家协会的代表等共10人参加了座谈会。以岳阳市生态环境专家组原组长、市科普作家李连方为首,包括市生态环境专家组成员丁水生、岳阳县巴陵诗社原秘书长彭庆湖、周瑜第61代孙周乐凯、市博物馆李鹰以及林志成、李鸿钧等在内的几名专家、学者,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了对我市“巴丘城”及其文化问题的研究,确认1800年前的三国时“有座巴丘城”,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岳阳市的《长江信息报》、《岳阳日报》和《社科天地》等报刊对此作了多次报道和介绍。
在会上,李连方先生作了主题发言,介绍了“巴丘城”以及与此有关的11个问题,这些内容特别是“巴丘城”有巴丘邸阁等四大“硬件”、“巴丘城”大约有2平方公里、范仲淹“先忧后乐”的精神源头在周瑜病重时间所上的疏奏中就有类似的表达、赤壁之战的后援基地在岳阳、华容道就在今华容县境内等一系列论述令人耳目一新,或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在随后的发言中,唐华元先生认为,对“巴丘城”的宣传和重建可与岳阳市的湖湘文化、抗战研究课题联系在一起,因为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还有人认为,岳阳市应该借鉴湖北赤壁等地开发三国旅游资源的成功经验,把“巴丘城”的重建与云溪区的陆城、临湘市的黄盖湖镇和华容县的华容道等三国遗迹联系起来,打造一条富有岳阳特色的三国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