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郴州:科技创新是推进转型发展的“隐形翅膀”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7-19 00:00 【字体:

资兴市2008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近几年来,资兴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开放活市、产业强市、文化兴市”四大战略,致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86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9.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40%,主要经济指标居郴州前列。资兴市依托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体制机制,出台促进转型发展相关政策

近年来,资兴市相继出台了《资兴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规划》、《资兴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实行科技兴市激励机制的暂行办法》、《资兴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资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定》、《关于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科技创新的决定》、《资兴市低碳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转型思路,完善转型规划,突出今后发展重点,为全市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有了制度的激励、政策的护航,创新者“闯”的魄力更大,“争”的劲头更猛,“拼”的勇气更足。目前,新上了兴宇洁净煤业等8家煤炭精深加工项目,煤炭产业链向精深方向发展。推进了华信有色、展泰有色等重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项目,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项目有望在两至三年内成为资兴第一个百亿元产业项目。积极培植接续替代产业,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项目。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在我市再投入30亿元扩建二、三期工程,致力打造全球最大的锂离子负材料生产基地。东江湖和东江湾两大休闲板块也强势崛起,旅游业将逐渐成为资兴的支柱产业。在转型过程中,资兴市以壮士断臂的勇气先后否决了52个经过论证将产生超标污染的工业项目,否决投资达50亿元以上。关闭了德兴水泥、三都水泥等10多家“三高一低”企业和清江大垅煤矿、滁口钨矿等一批影响东江湖水质的非法采选矿点。    

二、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拘一格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我们与技术依托单位和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广泛进行合作,吸纳了一大批经济发展亟需的科技型人才。一是建立了科技人才库。不拘一格,先后与中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经济科技合作,有130名各类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进入了我市人才库。我们充分利用这些人才资源,采取定期联系、沟通情况、专家咨询、组织攻关、成果转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和项目牵线搭桥,促成联姻。二是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借力高校院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专家、教授和高级专业人才来资兴进行科技攻关、科技协作和成果推广。同中南大学、中国林科院建立了紧密型技术协作关系,把我市建成了教学科研基地和实习基地。先后邀请湖南大学教授来资开展“东江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调研,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环境工程研究设计所以及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组就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大型矿产基地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在资兴东江湖的示范地点进行考察调研,有效深化了我市产学研合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三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坚持把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积极为企业开发寻找科技开发合作伙伴,促成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试、产业化生产等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产业建成丰越、杉杉、粤兴、焦电、青啤、东江湖鱼等6家郴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营造条件打造平台,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地区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建设新型工业产业基地的关键。一是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安排产业引导资金,重点培育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中有高新技术产品企业2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在郴州市占15.4%201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共6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实现增加值20.98亿元,增长52.0%;实现销售收入68.09亿元,增长46.3%;实现利税7.34亿元,增长55.5%。其中,新材料领域实现产值33.3亿元,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实现产值16.26亿元,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实现产值12.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7%106.9%28.3%。高技术行业增加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3%,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高技术行业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最具活力的一部分。二是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有便于孵化、服务,积极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入驻资兴经济开发区江北工业园、资五低碳产业园等园区。现入园企业已达130多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达68家,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园区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产业的集群发展,全市已初步形成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煤电、建材、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其中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等三个产业在年内有望成为百亿级产业。    

四、大力引进实施科技项目,示范推动转型发展

充分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集中引进开发了一批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带动作用大的科技项目。今年组织实施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7个,其中国家级项目5个、省级项目12,均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大型矿产基地生态恢复技术与示范”、“有色金属资源基地重金属减排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及示范” 今年启动实施后将到资兴开展技术示范。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湖南省东江湖水源地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列入了68参加厅市会商。精心组织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围绕我市产业特点,为了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使科技工作有目标有方向,依据国家、省的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多次到企业进行摸底调研,与技术人员沟通,寻找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确定技术创新的攻关方向,共组织安排“锌电解废渣锢、锌、镉等金属回收关键技术研究”、“淡水鱼高效养殖、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国家南方优质种苗快繁技术中心郴州林木种苗基地”等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11项。为了确保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认真搞好项目的调度,按照合同实行跟踪管理,使项目的承担单位能够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确保了项目能够如期完成,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将对全市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郴州:科技创新是推进转型发展的“隐形翅膀”

992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