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科技局四大措施为食品安全撑起科技“保护伞”
近日,衡阳市科技局局长邹致和在接受记者访问表示,将发挥科技支撑力量,保障全市食品安全。
邹致和说,今年科技部门将采取四项措施加强全市食品安全科技工作,以科技服务于食品安全,支撑食品安全生产,加大全市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协调,为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科技普及活动。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举办科普讲座、宣讲食品安全和检测知识;提供食品质量安全、知识产权申报与保护等问题现场咨询服务;开展主食营养、粮食鉴别、膳食结构等方面的互动交流。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的力度和覆盖面,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形势,加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二是重点支持食品安全生产加工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认真梳理论证、筛选凝练食品安全科技项目,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技术攻关。三是支持食品安全科技成果转化。紧盯国家政策,结合全市实际,找准成果应用载体,重点支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子分型技术、食品危害物残留前处理技术、食品危害物溯源与食品溯源技术等科技成果的转化。集中各方资源,推进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引进一批外地先进成熟技术成果在衡阳落地转化。四是推进食品安全知识产权工作。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检测单位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能力和水平;组织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建立高效、协调的快速反应机制,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合力。市政府成立了“双打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对食品要进行重点检查和开展打击行动。今年自“双打”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共出动人次48次,检查商业场所50余家,检查有专利标记的食品近1000件,维护了专利食品市场的正当秩序。
衡阳市科技部门将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的科技支撑和打击假冒伪劣食品的力度,让科技服务于民,惠及广大民众。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