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石化产业科学发展,岳阳市委、市政府将规划建设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3月底市委书记黄兰香率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南京考察石化产业发展,5月7日市委组织召开石化产业发展专题研讨会,提出坚持“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高效发展”的原则,建设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5月份,市委副书记、市长盛荣华在带队赴福建进行石化产业招商以后,组织召开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专题会议,作出了“八个一”的工作部署。随着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编制的扎实推进,岳阳市化工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出来。6月17日,副市长向伟雄召集市直相关部门和长岭炼化、巴陵石化等负责人,就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编制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产业园规划初步方案月底将完成。
石化产业是岳阳市首个进入千亿行列的产业,也是湖南省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如何推动石化产业集约化、高端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是岳阳市推进“五市一极”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建设绿色化工产业园方面,岳阳是颇有优势的:一是交通区位优越。岳阳石化产业基地地处沿长江经济带,周边铁路、公路纵横交织,拥有水陆一体、江海联运的综合交通优势。特别是临近1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岸线资源,具有大运量、低成本、低污染的货物集散优势。且随着岳阳城陵矶综合保税区的加紧申报,将来可满足化工产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保税加工和物流等多元需要。二是产业规模较大。全市化工产业初步形成了云溪精细化工园、长炼化工园、临港新区、临湘滨江工业园等四大石化片区,聚集了长岭炼化、巴陵石化两大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了石油炼制、炼化催化剂到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合成材料、化肥、精细化工等25个行业。现有石化及配套规模企业206家,总资产270多亿元,从业人员5万余人。2011年,完成石化工业总产值1038亿元,增加值299亿元,税收90亿元,分别占全市总额的27%、27.8%和49.2%。三是原料资源充足。国家在产业布局中赋予了岳阳石化原料产业基地的地位。“十二五”期间,岳阳原油加工能力将达到1500万吨,可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原料支撑。长岭炼化、巴陵石化、长岭催化剂等大厂生产的合成橡胶、热塑弹性体、环氧树酯、环己酮、己内酰胺、尼龙6、聚丙烯、催化剂等特色化学工业产品,也是化工产业链条向下延伸的重要资源。四是技术力量雄厚。岳阳石化行业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1万多人,设计院2个,研发单位5家,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高新技术企业32家。拥有行业专利362项,项目发明专利185项,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0项。巴陵石化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己内酰胺、SIS、SEBS、特种环氧树脂等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环氧树酯、环己酮、双氧水等产品的产量和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
按照湖南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规划建设初步构想,产业园建设将以原油、煤、盐资源为基础,发展炼油化工产业、催化剂及助剂产业、化工新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产业、合成材料深加工产业;延伸丙烯、碳四、芳烃、煤化工四条产业链,形成大炼油、大芳烃、特色化工、催化剂为主体的岳阳石油化工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