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李华:岳阳化工产业的领头羊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5-30 00:00 【字体: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华,198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华东)大学,30年来一直奋战在石油化工战线。近年来,李华同志主持和参与完成了3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项目,新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长炼带来了十多亿元的效益,先后在国内刊物、专业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6篇,已获得国家专利14项,申报国家专利2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为岳阳石化产业的崛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岳阳市委市政府授予了2011年度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06­——2010年,李华主持和开发了绿色环保的钛硅分子筛催化丙烯合成环氧丙烷成套技术,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相比,开发的工艺技术具有甲醇/双氧水摩尔比低、催化剂寿命长等显著特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工业化后产品行销海内外,彻底打破国外环保溶剂生产技术的垄断。在李华的决策与主持下,6项炼油技术国内首次工业应用,5项科技创新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建成国内首套6万吨/WSA硫酸工艺的酸性气直接制硫酸工业装置,成为国内解决炼厂酸性气环保处理问题的工业示范装置。完成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的工业化应用试验,大幅降低装置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为我国车用柴油质量升级提供了低成本技术,对该技术的成功工业应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评价:“这是一项伟大的突破”。完成的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试验,开发了独具特色的能够生产国Ⅲ、国Ⅳ车用汽油的国产化技术,为我国全面推行国Ⅲ、国Ⅳ车用汽油提供了技术保障。开展灵活多效催化裂化技术开发及首次工业应用,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灵活多效催化裂化技术基础上成功实现了FDFCC-Ⅲ技术工业放大,巩固了国产催化裂化技术在国际石化行业的领先地位。

李华同志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催化油浆改质、调合道路沥青技术”为低附加值的催化油浆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该项技术的应用,将逐步扭转我国道路沥青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他组织开发的高铁专用乳化沥青成功应用于武广高速铁路建设,实现了高速铁路专用乳化沥青的国产化,一举打破了德国、日本在该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完成了国家重点试验项目——长岭分公司50万吨/年低压组合床重整工业装置的建设、开工和试验,打破UOP等国外企业对连续重整技术的垄断地位;在长岭大炼油项目中,他主持探讨、采用国产DCS系统,将浙大中控开发的DCS系统首次在大型炼油项目中成功应用,尤其是国内首家炼厂全面使用国产化DCS控制系统,摆脱了炼化行业对国外控制系统的依赖,打破了外国企业的技术垄断,得到了中国石化总部和国家科技部的高度评价。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杜占元在视察长炼DCS控制系统现场时评价说,企业在加强作业管理的同时,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以及与研发企业的合作力度,使科学技术尽快形成市场化效益,实现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双赢”,长炼在这方面作出了典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李华:岳阳化工产业的领头羊

99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