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用科技扶贫,让百姓致富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5-22 00:00 【字体:

近年来,临湘市老年科技协会忠防镇分会坚持“用科技扶贫,让百姓致富”的服务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提高科技服务水平,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镇有142户贫困户甩掉了贫穷的帽子,85户过上了富裕的生活,100户住进了新楼房,30多户购置了小汽车,原90多个贫困户现在银行有了存款、有的甚至达到了6位数。他们

的主要作法有:

一、用科技扶贫,让“浪子”回头做了“阔老板”

谈凌龙, 2008年在杭州参与聚众斗殴,被警方关押2个月后释放回家。2009年他南下深圳打工,结识了广东一电子厂老板,老板想利用内地劳动力的优势,与谈凌龙一起到临湘办电子加工厂,由于谈凌龙没钱,不敢合作。协会得知这些情况后,主动与谈凌龙联系,积极鼓励支持他大胆引进项目,2个月后广东老板来忠防考察,与协会工作人员方家学、刘美书一道陪同合作洽谈,办理相关手续,协调周边关系,最后将该厂成功引入忠防渔潭。该电子加工厂正式开业投产后,共安排30位劳力就业,年产值2000多万元。如今的谈凌龙不但有了幸福的家庭,而且新建了一栋180多平方的楼房,还购置了小车。

二、用科技扶贫,让贫困户奔了“小康”

忠防镇忠防村西头组过去有个出名的穷汉袁胜良,虽然讨上了老婆,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协会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与袁胜良科技攀亲,动员他搞自养、自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第一年借2万元钱养了10头小牛,当年销售获利2万余元,初尝甜头的袁胜良第二年又投入1.8万元购进一头公牛、18头母牛,由于夫妻俩的精心饲养,年底不但赚了4万现金,母牛还生了12头小牛,随着牛的数量增多,加上冬天下雨雪,牛的饲料成了大问题,协会的工作人员又在相邻的村为他联系干稻草3吨多,并告诉相关的喂养技术,袁胜良的养牛场规模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高。以后,他又投入3万元承包本组300多亩山林,通过精心管理,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成材林木不少于2000个立方,有人出30万购买树木,他不同意。为了充分利用山地优势,袁胜良从长远利益出发,2010年投资16万建起了一个500多平方的养猪场,待儿子明年大学毕业后父子俩开始养猪。通过科技扶贫,袁胜良现在已拥有养牛场、养猪场、林场等,还住上了小洋楼,真正由过去的“贫困户”过上了小康生活。

三、用科技扶贫,让弱势群体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弱势群体的贫穷,是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对那些智障、肢体残缺的群众如何让他们走出贫寒困境,自食其力,逐步脱贫,走上富裕的道路,该协会采取送科技上门、“一帮一”结对扶贫的办法,让这些弱势群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忠防镇浏阳村村民余天保,40出头,6年前在外打工不慎将头部打成重伤,花了3万余元的治疗费用,最后留下了中度脑损智障,行动不便,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成了全村最穷的困难户。协会刘小苏、马志龙了解这一情况后,先后多次上门问寒问暖,并建议他在自己家的后山上养鸡,但他手无分文,又不懂技术,怕亏本,死活不同意,会长何邀波又主动上门做工作,并送去养鸡专业技术资料,余天保和妻子商量后答应试试看。马志龙一连七天帮他们圈山林、建鸡舍,引进小鸡200只,买玉米500斤、稻谷1000斤,分会还联系畜牧站的同志上门免费打疫苗、配饲料,不到三个月,小鸡就有1斤多重了,这时余天保夫妇又为鸡的销路问题犯愁了,协会派人和漂流公司、龙潭渔家等几个餐馆做工作,老板答应现金收购土鸡,还同意他在龙潭湖捕捞鱼虾和野脚鱼,供应餐馆。余天保现在成了养鸡大户,每年养鸡加捕鱼纯收入不少于3万元,不仅还清了借款,还保证了女儿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如今余天保的土鸡、脚鱼供应不求,价格也由20元每斤长到了24元。目前,他正全心全意投入在事业中,他逢人就说,能有今天,全得益于老年科技协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用科技扶贫,让百姓致富

992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