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发布2011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白皮书称,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立案630件,涉案金额1490余万,结案423件,移送司法机关23件,捣毁制假窝点19个, 有效打击了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白皮书发布了2011年全市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年专利申请量达3096件,累计申请专利17528件,授权10261件,实施专利技术超过4600件,年销售收入约184.5亿元,有3个项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我市注册商标总数达8193件,有中国驰名商标20件,湖南省著名商标154件,在境外有效注册商标数达207件,2011年新增“攸县豆腐”、“茶陵大蒜”、“茶陵黄牛”、“醴陵瓷器”、“醴陵鞭炮”、“醴陵花炮”等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居全省第一。全年拥有48起著作权登记申请,较2010年增长37%。法院共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8件,结案109件,其中商标权案件33件,著作权案件61件,专利权案件15件。检察院共侦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13件,批准逮捕嫌疑人21人。
白皮书指出,株洲市各有关部门把知识产权融入自身工作,全市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齐抓共管局面。如,科技局将专利纳入了科技计划立项、成果评审的重要内容,财政局继续加大本级知识产权财政投入,发改委将知识产权纳入株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株洲市年度发展计划,经信委在项目引进、技术改造中引入知识产权审查机制,进行知识产权评估,教育局选出4家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积极推进青少年创造发明活动,人社局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对权益保护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司法局组织在街道、小区内普法讲座,卫生局在科研立项中注重将科技成果的专利保护与考核、晋级、职称评定挂钩,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外尤其是对非洲工业产品的检验监管。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