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会同县:技创新助推林业快速发展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4-13 00:00 【字体:

会同县是全国重点林区县,素有“广木之乡”美称,全国最大的“竹王”也生长在该县。“十一五”期间,该县木材消耗量每年逐步减少,林业产值却年均增长15.8%2011年,该县木材消耗量只有2006年的76%,林业产值却比2006年增长近1倍。是什么原因使该县在减少资源消耗前提下,实现了林产业稳步发展呢?

一、引导林产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长期以来,该县木材以卖原木为主,木材加工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因此,林产业主要是靠拼资源过日子。由于木材市场起伏不定,加之近年来该县承担着泰格林纸业的供材任务,木材资源日趋紧张。为了确保林业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组织林业、科技、工业等部门对全县林产品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林业”的思路。通过政策调整,运用财政、金融、资源配置等手段,鼓励林产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先后有3家骨干企业开发出了8大系列100多个新产品,其中康奇瑞公司的楠竹大板材、鸿森木业的指接板、恒达纸业的竹浆粕纤维等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科技创新使该县林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高,2006年,1立方杉木材只有600多元的收入,2011年达到1400多元。

二、加快竹产业技术升级,实现以竹代木。该县有近40万亩楠竹,年产商品竹近千万根。如何开发利用可再生楠竹资源,是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探索的课题。近几年来,该县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原则,通过“企业+科技+基地+农户”模式,引导竹制品加工企业在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基础上,建设原材料基地。康奇瑞竹木有限公司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在国内首先成功研发出楠竹大板材系列产品后,又在金龙、肖家、洒溪建立了1万亩原料竹林基地,引进和推广江西林科院的竹()丰产培育和开发技术,改造低产竹林,每亩竹林增加立竹20根以上、竹笋150公斤。同时,利用竹林空气、水质好的自然条件,发展养殖业,既改善了竹林养分条件,又增加了林农收入。每亩竹林收入从过去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1600元以上。科技创新不仅大大增强了该县竹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效益,也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木材消耗量。

三、科学配置林木资源,实行集约化经营。林木资源是有限的,不同经营方式会产生不同效益。只有把林木资源向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利用率高、附加值高(“三高一长”)的企业集中,实行集约化经营,有限的资源才会产生较高效益。为此,该县关闭了110家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竹、木粗加工企业,把竹木指标向“三高一长”企业倾斜,充分满足这类企业原材料需要,从而在林产业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减少了林木资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效益。目前,该县正在筹建省级林产业工业园,将一批“三高一长”企业集中入园经营管理,园外不再批建竹木加工企业。同时,对万元产值林木资源消耗量低的企业实行奖励,推动全县林产业向高效林业、现代林业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会同县:技创新助推林业快速发展

992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