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近日,省科技厅条财处、财政厅教科文处领导一行5人组成的调研小组,来浏阳调研科技平台建设工作。调研组现场考察了动物实验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平台,并听取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的工作汇报,对浏阳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汇报会上,浏阳市政协副主席、科技局局长廖伟平向调研组作了《浏阳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汇报》的详细工作报告。目前,浏阳市拥有以湖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湖南医药科技产业中心、浏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为代表的技术开发和服务机构440家,其中省级技术中心4家、长沙市级技术中心3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依靠这些资源共享、无缝对接的平台开展系列服务项目,有力助推了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了技术交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人才队伍专业化:一是引导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规模企业与海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2011年完成技术交易成交合同31991.7万元。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70.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03%;二是加快制造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中心、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孵化中心建设,建设基因芯片技术等七大共享实验技术平台,建立胶体金诊断试剂等三大中试车间,孵化毕业企业50余家,在孵企业30余家。有力助推了全市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再制造等产业的发展。2011年,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实现总产值252亿元,增长48%,财税收入8.2亿元,增长58%;制造产业基地实现总产值106.8亿元,增长40.5%,财税收入4.4亿元,增长10%;三是先后举办中国(长沙)科交会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推介会、北大-浏阳科技合作交流对接会等专场,实现签约近50亿元,引进科研成果数十项,企业引进、转化、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1年完成国家、省、长沙市项目结题验收179个,共取得科研成果200余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项10余项,开发新产品160余个、新技术80余项,新增产值545亿元;完成专利申请560件,其中发明专利110件,同比增长98%,培育了一批以“民合化工”、“三力实业”为代表、专利产品销售过亿的企业。
在听取了报告后,调研组一行认为浏阳科技平台建设这几年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尤其是浏阳花炮这一地方优势特色明显的产业享誉全国乃至世界,产业发达并具备比较完备的产业链条。调研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浏阳市围绕企业情报产品需求,加快与省竞争情报中心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的作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