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老骥伏枥的血防专家黄维恒
在岳阳的血防战线,说起黄维恒,没有不知道的,也没有人不佩服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老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医药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界精英、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几次受到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从1952年学艺从医,黄老已经走过60多年历程。为了救治病人,他不惜“丢面子”,不惧被重症传染,不怕吃苦受难,数以万计患者经他医治得以康复;为了消除患者用药后的副作用,他查遍资料,多方求证,敢冒生命危险在自己身上扎针做试验;为了改良医疗器具,提高工作效率,他搞创新,做研究,荣获多项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退休后,他几次拒绝外地高薪聘请的诱惑,毅然返回为之奋斗一生的血防一线……
“只要老百姓需要的,会干的积极去干,不会干的学着去干。”这就是黄维恒一生进取的动力。
不管什么病,什么对象,他都愿意去当当“万金油”医生。虽说是搞血防专业,当时医治条件落后,遇到外科、五官科等手术,有把握的他就主动操刀成了外科大夫。
他家里藏书多,一柜一柜,依墙而立。工作之余,他就一头扎进这浩瀚的书海。虽然年近八旬,他说自己可是个不折不扣的老网民,网龄超过“80后”的“小娃娃”。他在网上收集各种医学资料,分门别类,以方便自己应用。
黄维恒从医是经历了灵魂裂痛而立下的誓。幼年时,父亲与两个弟弟因患麻疹相继过世,他因此立志从医。
1952年8月,黄维恒惜别郴州临武县老家,走出重峦叠嶂的大山,考入当时的衡阳医士学校,那一年黄维恒17岁。三年后,黄维恒背起行囊来到平江县献钟区,成为卫生所的一员。
上世纪50年代,洞庭湖地区血吸虫病横行。1956年,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号召,黄维恒来到了岳阳县麻塘血防组。当时的麻塘血防组,一无住处,二无睡处,天天走村串户“讨粪”。群众还不理解,戏称他们为“屎干部”,看到他们就躲得远远的,把他们当“瘟神”。就是从那时起,黄老在血防战线干了50余年。
1972年,发生了一件对黄维恒触动极大的事:当时一名中年妇女因血吸虫病注射锑剂中毒,抢救无效半夜死亡。当黄维恒陪同一名冯姓社长前往妇女家报信时,被惊醒的汉子一脸惊疑:当听完来由后,汉子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哀号,从屋里操起菜刀,抓住黄维恒,要他赔命。“快跑!”见情况危急,同去的冯社长死命抱住汉子进行解释,让黄维恒赶快脱身。黄维恒哪见过这种阵势?吓得扭头便跑,头都不敢回就往丛林深处钻,慌不择路一头扎进一丛刺蓬中,钻也进不去,退也出不来,最后被困在荒山老林整整一晚。
在那个凄凉而惊心动魄的夜里,黄维恒发誓一定要攻克锑剂中毒这道难关。他到处查找资料,一种名叫莨菪硷(654-2)的药品引起他的注意。当时抢救锑剂中毒唯一的手段便是加注阿托品,这是一种与阿托品相类似的胆碱能神经阻滞剂,应同样有抢救锑剂中毒功效,据查其副作用大大小于阿托品。黄维恒欣喜若狂——可不可以用它替代阿托品?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黄维恒和同事们找来两条狗做试验,实践证明654-2毒副作用很低,但他还是不放心,最后心一横,决定给自己注射654-2,在往自己身上注射了三倍剂量的654-2后,黄维恒出现了心跳加快、脸色潮红、视力变模糊等反应,但一小时后这些不良反应就消失了。黄维恒终于找到了解决锑剂中毒的办法!这种药品随即被广泛推广,在一万多例抢救患者中,再未发生一例死亡现象,在全国引起轰动。
疫区的医疗工作繁重,加之当时医疗器械落后,操作繁琐,不少医生产生了怕难、厌烦情绪,黄维恒决定自己动手进行技术革新。他从最简单的器械入手,划图纸研究创新,东拼西凑几件工具后,黄维恒便在办公室敲敲打打干了起来。没有钳子,他就用牙齿代替,左边咬痛了右边咬,咬满牙松动。终于,黄维恒捣鼓出个消毒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有人瞧不起,“这么简单的土办法,也算得上是技术革新?”黄维恒丝毫不以为意,继续他的“土办法”,领导也大力支持他。不久,快速抽药器、针头快速衔接器等10多件医疗器械改头换面焕然一新。黄维恒成了技术革新的佼佼者,出席了在苏州召开的全国血吸虫病治疗工作流动现场会。
1960年,年仅27岁的黄维恒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周总理接见。
此后黄维恒一发不可收拾。他将工作之余的大量时间用在了发明创新上,从脚踏洗粪机到电动脚踏粪检集卵机,再到第三代粪检机;从电视显微镜到显微镜电动推片器,再到显微镜自动推片器,直至在全国推广应用的血吸虫卵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彻底将“讨粪”“洗粪”“检粪”等脏而繁琐的程序解放。1991年,血吸虫卵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二等奖。60多年来,黄老革新创造了26件医疗器具,取得了15项科研成果,其中3项获得国家专利;他还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积累转化为30多篇医学论文,其中12篇在国家、国际刊物上刊载。
1995年退休后,他到在深圳工作的女儿家休息了段时间。当地一家医院获悉他的到来,便以每月不下于1万元的月薪聘请他。考虑到自己的“岳阳情结”,和单位的盛情,他回到了岳阳市三医院。“他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与当前的一些拜金主义医生有天壤之别。”黄维恒的老友许志桃这样评价他。三医院党委书记文兰波说,黄老为血防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太难得了。
在黄维恒老人看来,能医治好一个病人,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