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岳阳市科技局:科技兴农谱新篇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2-02-08 00:00 【字体:

27,岳阳市科技局党组组织局领导和涉农科室进一步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并认真回顾了这几年来市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农村科技创新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农村科技服务平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与政府引导为导向,大力开展科技兴农的工作情况。谢春生要求,科技部门要善于在党和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找位置,围绕领导关心和重视问题做工作、下苦力、争贡献。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科技部门认真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且成效显著:一是积极申报部省级项目,实施项目支持。几年来,“向上争资金,向下搞服务”,共争取省部级项目资金近4千万元。安排市级农业科技项目资金近800万元。2011年,共争取资金803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610万元,省科技厅193万元。受理市级农业科技计划项目28项,安排农业科技项目资金136万元。

二是抓项目实施,带动产业发展。重点是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星火计划、农转资金、特色产业基地建设。2011年,岳阳县申报的“优质稻丰产高效种植及大米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获得批准立项,至此,全市有华容、平江、汨罗、湘阴、岳阳县五个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立项。5个试点县市主体项目产品销售收入19.2亿元,新增产值10.8亿元,净利润1.7亿元,上交税收1.1亿元,新增财政收入2.8亿元,新增就业人员1.3万人,新增农民收入1.3亿元。洞庭湖星火产业带建设,实施了重点项目6个,获得经费支持320万元,覆盖区域面积16480km2,增加产值2.6亿万元,吸收劳动力27万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7个,获得资金支持420万元,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个,获得资金支持115万元。农村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4个,获得省科技厅85万元资金支持。20114个基地主体项目产品销售收入6.8亿元,新增产值2.8亿元,新增利税1.1亿元,示范区农民人均年增收580元。

三是抓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按照“突出重点、整合提升、配套齐全、共享共用”的原则,市科技局坚持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共享平台”为轴线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前,已建成“湖南巴陵油脂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猪用高蛋白浓缩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岳阳市农作物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建设了“岳阳市12396星火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公共服务共享平台。

四是抓科技推广,做强现有科技服务模式。在探索“多元化、产业化、专业化、网络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实践中,构建了“12396”、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12396”为主体的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全市10个县市区均已开通,并建立了服务工作站,形成上下联动,互联互通互动的服务格局。科技特派员重点建设了“临湘南竹产业开发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岳阳县新墙葡萄产业开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扶持了一批大学生村官参与的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均开展了选派科技特派员工作,选派科技特派员近800名,培训农民近60万人次,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55项,引进新品种230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00多个,创办专业合作组织150多个,形成龙头企业68家,带动项目总投资达10多亿元,促进各地区安置劳动力13万多人,新增产值10多亿元,新增利税2.6亿元,劳动农民增收近千元。科技活动周和科技下乡做到了经常化,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共向农民群众发放科技书籍和科技资料近万余份,发布实用科技信息1000多条,专家授课50场次,精心更新制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展板1000多块,展示展览20多场次,接接待农民群众10多万人次,解决一般性技术难题近100个,突出性难题10多个,深受农民朋友喜爱。

五是抓科技奖励,助推成果转化。岳阳市《科技奖励办法》修订后,极大地调动和提高了广大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热情,申报科技成果鉴定和登记的积极性普遍提高,请奖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以来,全市共评出29项农业科技成果为岳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特别是2011年,评出的岳阳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2名,其中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研究员蒋建为获此殊荣,奖励经费2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岳阳市科技局:科技兴农谱新篇

99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