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常德:科技特派员工作见实效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1-09-30 00:00 【字体:

2007年,常德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在石门县开展试点,2008年在澧县扩大试点,2009年在全市全面铺开。先后共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532名,深入到农村、企业、基层卫生院开展科技服务和创业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214个,引进新品种 167个,组织实施科技开发和产学研结合创新项目 128个,投入项目资金2.32亿元,带动 16万多农户直接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创建利益共同体41家,创办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44个,形成龙头企业26个,创业链22个,工作站38个。

经过几年的实践,常德市逐步确定了以指令性选派与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选派机制、“三保二优先”的管理机制、量化绩效考核机制和“前启动后奖励”的激励机制构成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机制,形成了“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四种主要运行模式。市财政对每名市派农业科技特派员补助3-5万元,先后投入项目启动资金174万元,为科技特派员提供了强效的资金支持;出台的《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细则》、《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方案》等文件,为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呈现出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科技特派员获利的多赢局面。

促进了对先进技术的传播。科技特派员始终坚持把群众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结合基层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和咨询。2010年以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共组织专题讲座培训1056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18万人次,分门别类编印并发放了140多种、67万份科技资料。

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特派员围绕常德市优势产业,建立示范基地50多个,广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科技创业链不断深化,农业增效显著,发展壮大了葡萄、蔬菜、柑橘、茶叶、朝鲜蓟、苗木、生猪等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实现了农民创业增收。科技特派员通过128个项目的实施,直接带动 16万多农户参与了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就业,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户平增收2000元以上。

增强了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常德市领办创办经济实体的科技特派员人数不断递增,今年已达到农业科技特派员总数的42%,与农户、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41,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6232万元,当年获利868多万元。

改善了基层医疗条件。近年来,全市医卫特派员累计开展骨干培训班146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788人次,诊治病人36606人,开展手术1181台,为病人减免费用近152.4万元。同时,特派员派出单位对派驻单位在设备、药品、人员培训上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水平。全市派驻的49个卫生院累计增收775.3多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常德:科技特派员工作见实效

992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