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老科协枣业生产现场会在祁东县举行
昨日,衡阳市老科协枣业生产现场会在祁东县举行,来自市老科协、各县市区老科协的老领导、老专家亲临现场参观指导工作,祁东县主要领导等陪同参观。
市老科协一行现场参观了一年、两年、三年和五年中秋酥脆枣示范基地和风石堰镇毛坪冬枣示范基地。据悉,祁东县目前种植中秋酥脆枣和冬枣面积达6万亩,一年培育,两年挂果,三年丰产,平均每株枣树的寿命为60年,丰产后每亩产枣可达6000市斤,按市场价每市斤35元计算,理论上每亩产值可达21万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祁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枣业,积极发展种植中秋酥脆枣和冬枣,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成立了枣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制定了我县发展枣业生产的中长期规划,并出台了“2011-2015年枣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和“整合涉农资金项目扶持枣业发展”等有关文件。
祁东县委、县政府计划从2011年起连续5年,每年按照“千万资金,千万项目”的要求统筹整合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工程、荒山造林、农业综合治理、节水灌溉、坡改梯、水土保持、中小流域治理、国土治理、移民后扶、扶贫开发、科技星火计划和成果转化、科普惠农及农业补助资金等涉农资金1000万元和涉农项目1000万元,结合其他奖扶措施,对枣业生产实行分类奖扶。扶持措施的实行,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枣的积极性,今春,全县新栽枣苗扎扎实实突破了6000亩。今冬明春,枣苗足,预计可新栽10000-15000亩。
衡阳市老科协参观示范基地后,就如何进一步发展祁东县枣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中秋酥脆枣和冬枣进行了座谈,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祁东县副县长彭建元在致辞中表示,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大力发展枣业种植,同时,在市老科协的直接指导下,继续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懂科技、情况熟、经验足、敢创新的特长和优势,为祁东县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