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工作力度 搭建创新平台 培育高新企业
编者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我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凸显。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工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正成为我市发展的一个方向。
本报讯(记者 伍挺 通讯员 沈帅)
今年,市科技部门重视项目带动,共筛选推荐省级科技项目54个,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8项。金博科技的“大尺寸碳/碳复合材料制品的低成本制造关键技术”、惠同新材料的“超高强金属纤维及塑料复合材料研究”等两个项进入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领域备选项目。目前,我市有5个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支持。同时,市科技局分组调研区县(市),对全市760家规模企业进行科技工作调查,全面摸清企业底子,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账。还赴省内兄弟市州交流,在干职工中围绕“政金产学研”结合工作展开了多层次讨论,拿出了《益阳市促进政金产学研结合3年行动方案》的初稿。
市科技部门搭建了多种平台,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交流。大通湖区社会发展局引导企业与湖南农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系列对接合作,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出“大闸蟹”、“烟村猪肉”等绿色品牌,走出了一条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新路子。赫山区科技局调查走访30多家骨干企业,对产学研对接项目进行一次回头看,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科技部门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采取合作共建的形式,目前促成企业与高校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博士后工作站及工作点6个,最近还引进了科技中介服务平台——思龙科技咨询公司。全市200多家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并与省内外2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大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市科技部门推动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资阳区科技局找准服务结合点,今年将鹏程科技推入了高新企业行列;成功举办了全市创新创业经验交流现场会,推介了瑞亚高科的经验。沅江市科技局围绕园区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统计,并组织3家企业完成申报工作。至7月底,全市新申报高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8家;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2.6%。1至6月,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四大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实现产值88.57亿元,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6.9%。(益阳日报)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