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常德又一省科技重大专项通过验收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1-07-18 00:00 【字体:

78,湖南省科技厅专家组一行来常,对省科技重大专项“稻米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现场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专项通过验收,组建的稻米深加工研发平台国内领先,实现了出技术、出产品、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目标,并建议加强稻米深加工共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我省稻米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稻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我省产量居全国首位,长期以来,我省稻谷加工产品单一,综合利用率低,深加工技术相对落后,每年有125万吨碎米未很好地开发利用。特别是早籼稻市场萎缩,价格没有优势,出现了丰产积压,影响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种稻积极性。世界发达国家稻米深加工利用经验表明,稻谷加工前后的产值比可由1:1.2提高到1:4,因此,走深加工之路势在必行。

由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2008年省科技重大专项“稻米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三年实施过程中,攻克了米乳营养奶、超高纯度稻米淀粉糖、稻米蛋白和稻米变性淀粉生产等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年产1万吨米乳营养奶生产示范线和年产6万吨超高纯度稻米淀粉糖生产示范线各1条,并建立了年产100吨稻米变性淀粉中试示范线和年产500吨稻米蛋白中试示范线各1条;完成科研成果4项,申请专利28项,获得12项授权,制订国家标准1项,培博士后2人,博士9人,硕士15人,获国际领先成果1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3.89亿元,新增利税1.3亿元,新增就业1150人。

据了解,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可实现年转化碎米等低值稻米12万吨,通过基地推广,使农民增收5000万元以上,技术在全国水稻产区推广后,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58亿元。大量转化稻米副产品、延伸产业化链条,也将提高加工企业的效益,使我省稻米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同时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常德又一省科技重大专项通过验收

992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