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达:洞庭湖畔的制药“明珠”
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畔,座落着岳阳制药行业快速崛起的一颗“明珠”—— 岳阳新华达制药有限公司。翻开公司的史册,一串串令人鼓舞的数字映入眼帘。公司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460万元,2011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上,产品行销全国30个省市。短短三年时间,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30项发明专利,其中有2项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其余28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审核中,而且有望全部通过。这是怎样一种神话?还将续写什么传奇?带着疑惑,带着好奇,记者走进了位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华达制药公司。
岳阳新华达是由湖南东瑞制药有限公司的一条口服溶液剂生产线2009年独立门户后成长起来的。经过二年多的发展,如今已是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一家新兴的现代制药生产企业。
公司董事长郭凌云被称为制药界的一匹黑马。他曾任湖南都瑞医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BESTWAVE INC 公司执行总经理,岳阳华达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的商海沉浮,炼就了独特的市场眼光。多年来,通过对消费者的大量走访调查了解到,我国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极不平衡,大部分儿童缺乏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针对锌钙铁和维生素B2四种元素来说,86%以上的儿童缺少其中2种以上的微量元素。对孕妇的营养健康检查结果证实了这一点。90%以上的孕妇缺少2种以上的微量元素。然而,目前市场上只有单独补锌、补钙、或补铁的口服溶液,没有一种能将三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同补的药。于是,董事长郭凌云带领公司研发人员联合国内一流的药物研究所和大学的医药专家们全力投入此项技术创新项目,在六年时间内成功开发出复方锌铁钙口服溶液。儿童、孕妇和老年人均可同时补充锌钙铁和维生素B2四种元素,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产品一经上市,立即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产品在全国30多个省市、3000多家二甲医院销售,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460万元,2011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以上。
众所周知,一个药品尤其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是一项费时费力的系统工程。新华达制药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惜重金投入。用新华达制药总经理涂泽求的话说就是“倾其所有也要搞创新!”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到了销售收入的30%以上。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药品研发中心,拥有一支研发能力较强的研发队伍:共有员工博士、硕士、学士21人,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10人。技术中心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体,融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多方力量,集众家之长,为新华达制药服务。先后与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并从这些高等院校特聘兼职专家4人。这样既保证了优秀人才的及时引进,信息资源共享,又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和科研资源,使得新产品研发得以顺利进行和成果实现。
新华达制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努力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保持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得到了市科技局的重点支持。2010年,市科技局为其服务,将《能共溶易吸收复方锌钙铁口服液》项目推荐申报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获得国家科技部无偿资助60万元。今年年4月,该项目获岳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5月,科技局又为公司申报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目前正在评审之中。截至2010年底公司已实际投资4200万元,公司计划在5年内投资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力争把公司做成湖南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