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乡村常年活跃一支“五帮扶”小分队
近日,在衡南县三塘镇大广村羊角砻近1000亩水田里,5台大功率“东方红”拖拉机来回穿梭,忙得正欢。正在稻田边修理水渠的70多岁老农周贤干告诉记者,每台拖拉机每天能耕田40多亩,这大片水田在四五天内就可翻耕完。
衡南县科技局组织送种子、农药、化肥、科技、农机的“五帮扶”下乡小分队来到了大广村,为村民送来实穗,当地村民闻讯纷至沓来。种田大户、村党支部书记周南说:“今年县里春耕动员早、措施实,我们种田心里更踏实,今年春插面积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种双季稻的。还大力发展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现在全村有农机大户5户,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水平达60%。”
衡南县已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今年,该县出台多项政策,遏制耕地抛荒,确保粮食生产不留死角。他们将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作为首要任务,下大力气落实到村组,并将乡镇、村组种粮考核指标分解到每个干部。同时,推行大棚保温式集中育秧,要求每个村有一个集中育秧点,每个乡镇集中育秧不少于100亩。今年仅集中育秧补贴,县财政已投入200万元。同时,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惠农资金,想方设法增加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增加农机补贴与粮食奖励资金。
衡南县还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在三塘等乡镇创建4个粮食高产示范片,在322国道等道路沿线创建8条双季稻高产示范带,实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据县科技局局长罗祝华介绍,我们要充分利用星火科技“12396”为民服务热线,积极邀请市县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农业局、农机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五帮扶”下乡小分队到各乡镇种田大户上门帮困解难题,老百姓相当欢迎。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