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给力“衡阳制造”
“十一五”期间,创新型衡阳建设不断加速,“衡阳制造”领跑着一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呈现出人气旺、投资旺、消费旺、发展势头旺的喜人局面。2009年与2006年比,全市GDP由672.07亿元,增加到1168亿元,财政总收入由40.04亿元,增加到70.09亿元,科技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0%,今年1-10月达到54%。去年摘取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匾牌,并被列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衡阳市依托工业园区,建设科技创新“洼地”,一批拥有自主创新品牌产业形成集聚集群。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崛起以汽车零配件生产基地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医药制造与生物新技术开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就上百家,被定为全省首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白沙工业园形成了以输变电成套装备为主体的产业开发格局。2009年输变电制造产业规模企业达40多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如今,“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衡阳盐卤菜及精细化工产业园”、“湖南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沙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衡阳湘南集聚区”四块金字招牌被衡阳收入囊中。集群化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良性化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去年,全市共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324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70项,国内先进水平132项,填补省内空白122项,完成新产品产值20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39%。今年1至10月,全市完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438项,同比增长62.2%。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