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市州动态

李文食品:让传统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 2010-08-10 00:00 【字体:

邵阳日报记者 刘成群   北塔区科技局  张永阳

 创新,使李文食品在短短的十余年里,年产量由200吨扩大到5万吨,总资产由300万元上升到3亿元,年销售收入由500万元上升到2.6亿元,产品80%出口,其中60%的产品直接进入欧美、日本、韩国终端市场,累计创汇2亿美元。

创新,让李文食品公司进入全国桔片罐头加工行业5强,湖南省罐头行业3强,果蔬总加工能力位居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前茅。近两年来,李文食品产值、产量、创汇、纳税在湖南省果蔬罐头行业排名均列第一,并被评为我市唯一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传统是个宝,但不创新就会变成草。”湖南李文食品有限公司的决策者们,目睹了我市柑桔罐头加工由盛而衰、由衰而盛的现实,由衷发出感叹。湖南是农业大省,我市是全省第一农业大市,也是全国柑桔生产大市。2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漫山遍野的柑桔曾让柑桔加工业一度辉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市各县都有柑桔加工厂,柑桔加工是支柱产业,村级经济主要依赖于以种植柑桔为主的园艺场;人们走亲访友,最时髦的礼物是提两瓶柑桔罐头。但是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各地柑桔罐头厂纷纷倒闭。

我市这个传统产业走向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致命的一点是产品缺乏创新。落后的工艺、简陋的设备生产出来的是粗放产品,满足不了市场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产品优势必然失去价格优势,最终被市场淘汰出局是顺理成章的事。

有了前车之鉴,1996年才进入果蔬加工行业的李文食品,一开始便注重赢得县市科技部门支持,十分重视技术革新,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接,不断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在新邵县励精图治七个年头后,2003年李文食品进驻邵阳市江北开发区,并确定了新的战略目标:改变传统工艺技术,使传统果蔬加工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李文”成为国际品牌。李文食品公司的高管们知道,产品要走向国际,首先要在管理上与国际接轨。2004年,李文食品公司积极接触世界最大柑桔贸易跨国集团公司——英国果的公司。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与跨国大集团合作并非易事,对方条件相当苛刻,且很不平等。经过五个多月的艰难谈判,李文食品公司最终全盘接受了对方“不平等”条约。李文食品一些员工不能接受那些条款,气愤地称之为“新南京条约”。李文食品公司从董事长到高管,都虚心当人家的“小学生”,学习国际大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了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融合,使李文食品由一家传统果蔬加工厂脱胎换骨成一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浙江一家大公司老总到李文食品考察后发出由衷感叹:李文食品无论在管理上还是技术上,在全国同行业首屈一指。

在与世界跨国公司技术合作过程中,李文食品特别注重在吸收中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结合企业生产规划,着力开展了桔罐加工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创新。桔片脱囊是困扰着柑桔加工业的一大难题,李文食品自主制造了国内目前最大的控温桔片处理流槽,日处理能力达到450吨,大大提高了工效。罐头耐储藏,主要是因为密封的包装。传统的罐头包装一般都是马口铁和玻璃瓶,这两种材料密封性好,但马口铁罐不透明,看不到食品,而且不易开罐;玻璃瓶透明,但笨重易碎,不便储运。为了克服这两种“好吃难开”、“好看难带”包装的毛病,李文食品进行了新型包装材料的开发,大批量采用EVOH阻氧层新材料包装,产品包装既透明美观又容易撕开,价格高出传统包装产品一倍以上。

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资源,李文食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依托,向房地产、路桥施工等行业拓展,实现集团化发展。一个跨行业的企业航母群,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乘风破浪,奋勇直前。

 

记者点评:“与国际接轨”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与国际接轨“必须经历浴火重生般的阵痛。李文食品决策人心明眼亮,艰难走在征途上。带着振兴我市传统产业的追求,越过前边那道坎,他们看到了最美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img src=" "/>

李文食品:让传统产业走向国际市场

992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