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本地化平台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来,岳阳市科技部门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突出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把搭建产学研结合本地化平台问题作为一件大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化工产业是岳阳的强势,全市有200余家精细化工企业大部分处于创业期,有大量的技术需求但又缺乏相应的研发资源和经费。汨罗循环经济虽是个老行业,但却时逢两型社会建设的千载良机,需要更多、更细、更具体的研究。在机械工程、电磁制造、食品饲料,企业也有很多很多的技术难题需要研究与攻关。在以往的产学研结合上,岳阳企业一般都是以外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合作对象。其原因一是岳阳的高校少,二是长期在身边,视而不见,不知道其长处和能力。像湖南理工学院,现有专职教师702人,其中教授120人;博士66人。教师中有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及培养对象6人,省“12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入选者15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863”重点项目1项,国家“863”子项目4项,国家各部委项目10项,主持各类省级项目264项,可支配科研经费达3545.8万元,确实已具有很强科研开发能力。面对岳阳实际,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兰香,副书记盛荣华高度重视产学研结合本地化平台建设的问题,通过深入企业调研、深入院校走访,了解技术需求和科研能力,责成科技部门运用主办专题产业科技论坛、问计百名博士、教授博士企业行等系列活动,使企业院校都认识了产学研结合本地化的好处,从而积极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仅是湖南理工学院,近年就先后与岳阳三生化工有限公司、汇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景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30多个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共签订科技服务合同36个,合同金额1000多万元,累计已产生经济效益29亿元,实现利税1.92亿元。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