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嘉禾县加大投入建立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落实
嘉禾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作为实施科技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6月17日下午,代县长李来华同志在县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县人民政府第15届第19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产学研结合创新工作,会上决定成立嘉禾县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由代县长李来华同志担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长何翔凤同志任副组长,财政局、发改局、教育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负责执行和协调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为了认真制定产学研结合文件,县政府组织科技局全体人员,多次深入到全县工业企业、农业单位和有关部门开展走访调研,就如何推进该县产学研结合调查摸底,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走访群众、听取相关部门、有关企业的建议和意见,为出台文件掌握第一手材料。7月31日该县召开了全县促进产学研结合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由副县长何翔凤同志主持,会上,由县科技局局长李亚芬就县促进产学研结合文件出台的情况做了解释和说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自己单位的工作特点和职能范围就文件出台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根据各职能部门和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经过几上几下和反复研究,目前 已经初步敲定文件内容,拟提请县政府常务会议定稿。
二、构建激励机制,加大经费投入
为了有效促进产学研结合,该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学研创新的优惠政策,有效激活了科技创新热潮。在财政投入方面,设立50万元的全县促进产学研结合专项引导资金,实施全县产学研结合创新专项计划,并明确从2009年起县财政预算按不低于正常收入增幅逐年增长。在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激励机制方面, 明确规定:一是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的,按照已获奖额度和排名情况,由县促进产学研结合专项引导资金予以配套奖励。设立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在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中,每3年评选1—2次,每次奖励2万元以上。二是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力度,对申请专利并被受理的给予经费补助。发明专利每件补助1000元,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每件补助500元,对获进发明专利并且有效实施转化的项目,由县促进产学研结合专项引导资金按其交纳税收的5%给予奖励。三是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试点示范。对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科技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基地)的,有资金安排的,按上级支持额度予以配套,没有资金安排的,给予2—5万元的支持。四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培育支持力度,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由县促进产学研结合专项引导资金给予5万元以上的奖励。通过以上优惠措施的制定落实,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的科技创新热情。据统计,今年该县专利申请已完成39件,完成全年任务的110%,其中发明专利完成8件,实用新型专利完成17件,外观设计专利14件。
三、主动牵线搭桥,促进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依托各自优势资源,实现各种要素的最佳结合,培养创新人才,多方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活动。为了加快校企、院企合作交流,立足该县县域经济特点,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想方设法牵线搭桥,千方百计营造产学研结合的“绿色通道”。一方面,着力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南学院、中国铸造协会、湖南省铸造协会等合作交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今年该县有多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签订了合作项目。如:中南大学与炎 炎鑫机械制造厂等三家企业签订了《变质钢技术合作开发》项目;西安理工大学、西安铸造学会与炎炎鑫机械制造厂签订了《水玻璃旧砂热湿法干法联合再生机合作开发》;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嘉禾职中签订了《数控技术应用和铸锻造技术专业联合办学》;浙江余姚市第二职校与嘉禾众鑫农工贸责任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协议》。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极大地提升了该县铸锻造工艺水平的提档升级,为该县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智力支撑。另一方面,鼓励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来嘉禾设立研发中心,科技服务组织机构。该县今年3月份聘请西安铸造研究所谢如德高级工程师为嘉禾铸造协会高级顾问,为广大铸锻造业主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解决企业生产中的质量和技术问题。
四、发挥科技优势,切实服务“三农”
嘉禾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我们立足嘉禾县情,注重充分发挥产学研创新在服务“三农”中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形成了以“信息网站”、科技特派员、郴州科技之窗、科技中介服务组织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了宣传普及和应用科技知识,今年建立了《嘉禾科技》信息网站,通过科技信息网与“12396”服务平台联网,服务于全县的各行各业;在县政府宣传栏、县人民医院宣传栏、县农业局宣传栏、县新华书店宣传栏建立了4个“科技之窗”,有专人负责出刊,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提高群众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在嘉禾电视台开办了《科普大逢车》栏目,该栏目每两周一期,每期15分钟,将当今科技发展新动态,全球科技的宏观概述,我国科技的综合评论等科普实用知识,传播到大众的视角和领域里,让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思想和科学的生活方式更好地渗进百姓的工作与生活。全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召开了全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共派出40名科技特派员,及时下到项目服务点,为服务点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切实解决项目点的具体问题,受到了项目业主的欢迎。县畜牧水产局刘清同志与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多次到比较偏远的进利畜牧有限公司现场进行指导,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逐栏逐头检查牲猪的生长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性意见;进驻大塘富晒果业有限公司的李玉林、李辉、李锋等三位同志要求自己每个星期五作为下点指导日,到果木场指导。同时,为了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科技局关于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意见的通知》(郴政办函[2009]131号),结合该县实际,选择了一些开发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业基地作为“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重点培育,分类指导。重点培育了广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嘉禾松艳生态农业园、龙潭众鑫现代农业示范园、香满楼种养殖示范基地、广东中山宸宇营林建设、嘉禾县良种油茶林种植示范基地,作为“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提升该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为加快该县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科技支撑。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