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四个立足于”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该县在继续巩固与发展粮、棉、油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与发展果、茶、竹、烟、畜、油茶等特色产业,全年计划发展优质水果30万亩、优质茶园10万亩、楠竹基地60万亩、烟叶产量5万担、生猪100万头、家禽3000万亩、油茶80万亩。
立足于提升产业级次,加强项目的引进扩张。该县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重,立足本地资源找准引项思路,突破传统模式提升产业级次,引进和做大做强了文源林业、湘鲁万福、三尖农牧、金果果蔬、明月油脂等一大批涉农龙型企业。今年引进的湖南文源林业开发公司已投资5000万元,开发油茶种植面积3000亩,建起了年产1万吨环保炭的木炭加工厂,该公司还计划5年投资3.5亿元建成万亩油茶示范基地,新建一个年产5000吨的精制茶油厂。金果果蔬公司先后投资近亿元完成了三期扩改,建成了罐头、饮料、果冻等多条生产线,年加工果蔬能力达3万吨,按照投资规划三年内将达到6万吨。湘鲁万福公司投入上亿元实施扩改,形成了年转化稻谷26万吨,年产优质大米14万吨、高麦芽糖浆6万吨、果葡糖浆3万吨、麦芽糊精1.5万吨的生产能力。
立足于保障农民利益,推进保险的全面覆盖。该县积极对接国家的惠农政策,通过大力推行农业保险的实施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新模式。今年,该县进一步加大了农业保险的投入力度。首先是对农业保险管理与实施机构进行了完善,成立了专门的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充实工作力量,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领导责任。其次是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广泛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板报、广告牌、公路沿线醒目宣传等方式,扩大农业保险的群众知晓面,引导农民群众加深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再次是加强保险基金的管理,县本级投入资金优先保证,做到保险赔付及时到位。截止目前,全县参保农户达到15万户,水稻、棉花、油菜等三大农作物纳入参保范围,参保面积共计225万亩,因灾受损已赔付或已初定赔付方案金额2000多万元。
立足于推广新型技术,扩大农业的增值效应。该县以办点示范、项目实施为平台,企业带动为途径,大力推广种养新技术。结合水稻、油菜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多个项目的实施,通过典型示范、样板带动、辐射周边,大力推广了水稻高产栽培、无公害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烟稻连作生产、大叶茶高产栽培等6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惠及作物面积100多万亩,带来农业增效2000多万元;靠三尖农牧、四喜养殖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推广了蛋鸡快速高效饲养、水产优质高效规模化养殖、“零排放”养猪等先进养殖新技术,发展个体养殖大户100多个,新增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立足于利用优势资源,实现产业的有效融合。该县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的,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按照“跳出农业抓产业,整合优势抓产业,创新举措抓产业”的思路引导,有力实现了农业与工业、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如该县的大茶叶发展,就在依托旅游、文化上大作文章。紫艺、古洞春、腾琼几家龙头企业在桃花源风景名胜区、常吉高速公路茶庵铺互通等地方,分别兴建了茶叶生态博览园、休闲茶庄、茶叶工业园,将种茶采茶拓展到制茶、品茶、观茶、赏茶,逐渐将茶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既用旅游、文化提升了茶产业的内涵,也用生态农业促进了旅游发展,形成了互动双赢的发展格局,有效推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